明郑之我是郑克臧
字体:16+-

43.锁子甲、青唐甲、板甲(二更求包养)

对于中国冶铁业在近代之前到底是领先于西方还是落后于西方,郑克臧重生前的中国冶金史学界对此有这南辕北辙、截然相反的认知。但即便是“挺”派也不得不承认,至少在金属拔丝工艺上,中国是远远落后于西方的。所以,郑克臧决定把所谓的“第二把火”就落在了这项技术的改进和吸收上。

“回监国的话,仆没有听说过什么拔丝作。”郑氏工部的官以及冶铁作坊的匠工都是南人而且以闽浙地方人居多,因此不知道明代内务府专门生产金属拔丝的单位是情有可原的。“但铁丝什么的,工部还是有工匠可以制作的。”

“姑且烦劳刘大人安排匠工替余演示一番如何。”

郑克臧如此要求着,不一会就看到了由木凳、钻孔的铁模以及钳子组成的人力拉丝机摆放在他的面前,一名膀大腰圆的工匠将打磨成锥形的铁条透过平置在木凳上的铁模钻孔,然后用钳子夹住尖锐的一头使劲的拔拉着,随之一根远较之前铁条要细的金属条被拉了出来,之后再换一个更细的钻孔拔出更细的铁条,直至拉成郑克臧所要求大小的铁丝。

“这等工匠一日能产几许铁丝?”郑克臧这可不是什么问句而是明显的责难,显然对于这样的生产效能他是十分不满的。“罢了,罢了,余这边有张草图,刘大人可以试着制作一具出来。”郑克臧的法子是利用滑轮组的方法卷扬,在起先步骤相同的情况下,用畜力或水力驱动,以恒定的力一次将多股铁丝一起拉制成型。“余等着看结果•••••”

拔丝机拉出的铁丝最大的作用是制作锁子甲的铁环,有了这些铁丝、铁环,一个普通制甲工匠,在编织水平还很差的情况下,每二个月就可以生产一身连着头顶和颈部防护的锁子甲,而等待日后技艺娴熟了,更可以一个月生产两领甚至更多。

由于锁子甲的所有重量都由肩膀和脑部承担,因此可以有效的防护刀剑的劈砍和枪矛的穿刺,在一定距离上还能防护弓弩的射击,因此虽然不能跟欧洲已经淘汰的哥特式或超哥特式全身骑士甲相提并论,但其防护力已经足够郑军直面无甲的绿营,而跟八旗兵的双层棉甲相比虽不如其廉价易生产却适合台湾这种棉花及棉制品缺口很大的地区。

“试制的结果余看到了,刘大人还有几位大匠辛苦了。”上位者的一句话,要让下面人的忙上数个月,不过总算看到意想中的结果,郑克臧还是很满意的。“刘大人可知这样的一台机器,一月可以产多少斤铁丝。”

“回监国的话,若是铁条供应无缺,一个月一台拔丝机可以生产一千五百斤的铁丝。”看到郑克臧目光闪烁,以为其有对生产数量不满的工部员外郎刘通忙解说着。“拔丝所用铁料需要回火,又不能一次就拉成所需的大小,故而••••••”

“一千五百斤?”郑克臧盘算了一下,一领锁子甲大约需要二十五斤左右的铁丝,这样一个月一台机器的生产的铁丝就可以保证至少制造六十领锁子甲,应该暂时足用了,再说也没有更多的生铁可以专供拔丝机生产。“那就再造两台,其中一台备用。”郑克臧如此决定着。“生产的铁丝全力供给锁子甲的生产。”

“诺!”这次刘通的回应就比当初被要求试作拔丝机之前的那声有力的太多了。

但锁子甲只是郑克臧对冶铁工坊生产改进的一部分,接下来要做的才是真正的重点。

“唉!唐老四,你不在瓷窑那块卖力气,跑到俺们这来干什么?”作为工部冶铁工坊之一的春日坊中,几个灰头土脑的冶炼工匠看着新来的几人在一旁大兴土木,不由得出言调侃着。“莫非你那不开伙,到俺们这来骗吃食了。”

“李五,你老子就知道满嘴喷粪,”那边虽然忙得鸡飞狗跳,但却有余力跟这边放嘴炮。“你唐爷也不是吃的空了没事做,错非部里有令让俺们帮你们搭几座水力锻锤,你就想请俺来,俺也不到你这个破地方来呢••••••”

“监国,这水力锻锤,臣当年也曾见过,只是力大者速缓、速疾者力轻,皆不宜用来打造物件。”说起来无论是拔丝还是锻造其实都不是冶铁坊的任务,只不过郑克臧不便老是插手兵部的武库,所以才在工部虞衡清吏司属下的冶铁工坊之内在分设了以试作为名的小工坊。“如此大张旗鼓是不是有些靡费了?”

“靡费?”郑克臧看着刘通一笑。“刘大人可知道什么是青唐瘊子甲?”其实瘊子甲并不是出自青唐地区,而是西夏党项人的产品,号称那个时代最坚固的甲胄。“这种甲在锻打时完全不用加热,全系用人力硬锤,大人以为本藩的工匠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来锻制此类甲胄吗?”郑克臧手指正在建造中的水力锻锤。“但它们能!”

郑克臧口中说着,但心里却一阵无奈,说实在,造甲胄,这五百斤的锻锤已经是足用了,但要想造出射程有压倒性优势的钢炮,这锻锤至少要10吨、20吨。但要制作20万斤级的精铁锻锤绝不是件简单的事情,且不说东宁一个月才有十万斤出头的生铁出炉,根本没有足够的铁料可以给他挥霍,就算有了这么多铁料也制成了汽锤,可郑克臧手上也不没有足以驱动的力量---真到那个时候水力机器已经完全不够使了,而如何制造蒸汽动力机就是只会在度娘上查查资料做做黏贴复制的他越不过去的那道坎。

当然郑克臧的无奈只是暂时的,尽管他无法超越现在的科技水平,但即便如此,冷锻甲和锁子甲的应用已经足以应付清军目前装备的所有类型的弓箭了,更何况他还准备聘请威尼斯的工匠来台传授如何生产硬度可达HV500以上、韧性在100J/CM2以上且利用了弧形硬壳结构的郑军铁人甲(欧洲板甲),籍此来抵御清军手中并不精良的鸟铳。

“殿下,恕我直言,骑士时代流行的板甲已经在火枪的面前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听到郑克臧的要求,英圭黎商馆新任馆长史蒂文生作出了个非常西化的耸肩动作。“当然,威尼斯有相当一部分祖传的工匠因为板甲不再流行而破产••••••”

“史馆主,”郑克臧截断了对方尚有些意犹未尽的话,仅直问道。“馆主只需告诉余能请来否即可,若是贵方做不到的话,余自会向澳门方面、吕宋方面甚至日本方面请求帮助的,想来他们应该是乐见其成的。”

郑克臧的语气让史蒂文生不由得眯起了他那双碧蓝色的眼睛,但史蒂文生明白,东方的君主都向来强势,若不能以更加强势的武力压迫对方,就只能顺着对方的意思去做,而英国恰恰是东亚的后来者,在这一点他没办法强硬起来。

“既然殿下坚持,我方自然不会有钱不赚,不过这需要时间,至少一年半的时间。”

“可以,一年半余还是等的及的。”郑克臧命人摆上一盘银锭。“这里是二百两定金,馆主且收好了。”史蒂文生清点了一下,也不使人具体称量一下,便将银子放在了一边。“此事就这么说定了,”看着重新挂上商人惯有的笑容的史蒂文生,郑克臧继续着。“合约等一下让刘大人帮你签一下,余就不插手了。对了,余前次定的黑奴什么时候能到。”

“殿下,从大员到孟买需要三个月的时间,而孟买再到东非也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史蒂文生解释着。“尽管东非的穆斯林政权原本就有贩卖奴隶的市场,不需要我们的人深入大陆抓捕奴隶,但一来一回少说也要八九个月的时间,殿下是不是有些过于心急了。”

“算糖期最后一艘出发的,”郑克臧算了算。“这么说,也要过了年再说了?”史蒂文生点点头。“也罢,那就到时再说吧。”这件事就这么搁下了,但郑克臧并不仅仅为了两件事特意跑一趟北汕尾岛。“余还需要一百名制帆工匠,贵方可以帮忙解决吗?”

“这似乎有些困难。”史蒂文生假笑着。“除非也到欧洲去招募,否则就怕是将大员到印度沿线的所有欧洲人居住点的制帆工人统统召集起来,也未必能有一百人这么多。”

“怕是馆主有些言过其实了吧?”郑克臧的目光中有一丝让史蒂文生觉得不安的东西存在。“整个大明至天竺沿海有多少条欧洲船?每条船上难道没有备帆和缝补的工匠吗?这里面会凑不满一百人吗?”

“殿下怕是搞混了。”史蒂文生赶忙解释着。“缝补和制帆完全不是一回事,制作欧洲软帆需要专门的技术,通常只有在欧洲本土的港口才会有的专门工匠,而随船的那些能做的也就只有在破洞边缘缝缝补补而已。”

“是嘛?余倒要回去问问那些夷船教习。”郑克臧并不完全相信英国佬的话。“另外,本藩还需要十名会制作自鸣钟的工匠,十名制作玻璃的工匠,这些贵方能一一帮着找齐吗?”

“这?”自鸣钟和玻璃制品可是欧洲人打开亚洲市场的敲门砖,英国人又怎么肯把这个资源拱手交出来呢。“怕是有些困难。”

“既然如此,也就罢了。”郑克臧明白,从英国人处得不到,那么在东亚更加根深蒂固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兰人处更得不到,因此也就息了这个心思。“那再替余贩二十匹安达卢西亚马的种马来吧,不要说这个也做不到。”

“请殿下放心,鄙方一定竭尽所能。”

“那好,余还要十名会制造四轮马车的车匠,还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