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1917

第二百一十六章 高尔察克和捷克军团

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高尔察克(Александр.Васиилиевич.Колчак)出生于1874年,沙俄海军上将。曾在1905年日俄战争中与日本作战。欧战期间他在波罗的海舰队屡立战功,德国海军被他打的头破血流。

在欧战开始后沙皇麾下那众多无能的沙俄将领中,海军将领高尔察克是一个另类分子,这厮极具指挥才能,他曾率队在里加城下给德国海军陆战队以迎头痛击,不久后被擢升为海军少将。

高尔察克擅长布雷,他的舰只往往迂回深入到敌方水域后方很远处布雷,曾连续炸沉数十艘德军舰艇。1916年,高尔察克晋升为海军中将并出任黑海舰队司令。他在黑海也是战功卓著,在君士坦丁堡击沉了多艘德国军舰并将黑海的制海权牢牢地掌握在俄军的手上。

去年二月革命爆发,之后沙皇被推翻,高尔察克是第一个选择支持临时政府的海军上将,后来因为布尔什维克在水兵和舰队中发展壮大起来,这位黑海舰队的司令被免职并安排到美国考察军事,实际就是体面的放逐和流亡。

十月革命后这位前北极探险家和前海军上将再也按耐不住,他认为自己是临时政府的继承人,便借道日本回国,辗转回到乌拉尔的乌法,此时因为1918年立宪会议被推翻和一月流血事件,社会革命党人、孟什维克和布尔什维克决裂,加上原来临时政府的一些人,1918年1月中旬,西伯利亚自治临时政府在乌拉尔的乌法成立。

高尔察克成为众望所归的西伯利亚临时政府军事领导人,担任军事部长,高尔察克以此身份,向全西伯利亚包括远东地区的原沙俄军队和将领发出号召,要求他们捍卫俄国军人的荣誉,团结在西伯利亚自治临时政府的旗帜下,推翻苏俄新政权的暴-政,恢复俄国的社会秩序!

驻守在乌兰乌德的哥萨克骑兵团长彼德罗维奇上校和他的参谋长谢尔盖上校,打算去投奔的就是远在乌法的临时政府和高尔察克。

要说王庚这只蝴蝶的出现,中国参战模范军的组建以及之后中国收复外蒙和中东路,特别是苏俄和德国最后媾和未成,整个世界的变化以及完全驶离了原有的轨迹。

在王庚前世,原本协约国干涉俄国国内局势,起到关键性作用的是苏俄境内的一支捷克军团,协约国借口捷克军团在苏俄境内的叛乱而联合出兵干涉俄国,但在王庚出现后的现在,捷克军团扮演的角色和重要性却和前世大为不同。

俄国境内这支人数达五万人的捷克军团,其成员是由欧战东线中被俄军俘虏的奥匈帝国战俘中的捷克人组成,1918年还没有捷克这个国家,捷克和匈牙利都属于庞大的奥匈帝国,而这奥匈帝国,乃是普鲁士建立德意志帝国后被排除在外的奥地利联合匈牙利组成,捷克此时属于奥匈帝国的一部分。

捷克这个民族在欧洲算是相当有个性的民族,在王庚前世,所有中国拍摄的战争影视剧最热门的那挺ZB26轻机枪就是日后捷克的杰作,当然,这个民族在一战中还没有独立,所以谋求摆脱奥匈帝国的统治,独立建国是他们不懈的追求。

沙皇俄国的疆域是如此浩瀚,以至于当时在沙俄的欧洲部分,芬兰、德国、奥地利、罗马尼亚包括捷克这些外国人在沙俄军队中当兵是相当普遍,奥匈帝国的军队在东线和沙俄军队中作战被俘的战俘,其中有五万捷克战俘志愿加入协约国作战,目的是争取战后的捷克独立。

这支捷克军团编组在沙俄军队中,堪称精锐之师,但结果去年二月革命一爆发,沙皇被推翻,这事情就起了变化,捷克军团在俄国的去留问题就摆上了台面,依着法国和捷克斯洛伐克民族委员会达成的共识,捷克军团将撤离俄国东线,辗转返回西线继续为协约国作战。

要穿过德奥战线直接回西线显然不可能,这时候还没有什么北冰洋航线,结果协约国和苏俄临时政府商量下来的结果,就是捷克军团一路向东,坐火车走西伯利亚大铁路,到覆拉迪奥斯托克(海参崴)坐船,然后走太平洋航线、大西洋航线再回到欧洲西线法国战场去参战。

问题就出在十月革命推翻了临时政府,捷克军团东迁的事情就一而再的耽搁了下来,等1918年1月立宪会议再被推翻的时候,捷克军团还滞留在喀山以西,这时候苏俄政府要求捷克军团继续东迁撤退时可以的,但必须放下武器,以平民的身份离开俄国!

要说区区五万人的一个军团,就是到了法国西线能发挥的作用也相当有限,但在1918年初的俄国东部地区,这支军团能发挥的作用却相当可观,沙俄的几百万军队名义上已经不复存在,苏俄中央宣布撤退的同时在大规模的复员沙俄军队,并且吸收其中的布尔什维克参加新组建的苏俄红军。

在整个西伯利亚和远东,忠于苏俄的军事力量相当有限,像海参崴、哈巴罗夫斯基这两地,当地驻军始终在支持社会革命党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还是苏俄红色新政权之间摇摆,布尔什维克对军队的掌控处于一种微弱的优势状态,但绝不稳固。

这也是为什么俄军在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面对日军的登陆作战会坚决抵抗的原因,这也是乌兰乌德的哥萨克们面对中国军队的突然出现第一个反应是要坚决反击的原因,但随着西伯利亚临时自治政府在乌法的成立,在乌拉尔山脉以东广袤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绝大多数的俄军将领将选择加入临时政府的白卫军。

当然,苏俄布尔什维克将组织起游击队,这片土地上将有很长一段时间出现协约国干涉军、苏俄游击队和临时政府白卫军共存的局面。

英法美等协约国之所以和中日达成协议,贝加尔湖以东将由中日出兵负责控制局面,就是因为贝加尔湖区以西直到乌拉尔山脉,直到喀山、直到乌法,这部分区域将以捷克军团作为协约国干涉俄国的主力。

根据早先法国和捷克斯洛伐克民族委员会达成的协议,滞留在苏俄境内的捷克军团从1917年12月起已成为法国军队的一部分,成为法军中的一支独立军团,而根据捷克斯洛伐克民族委员会、协约国与苏维埃政府三方1918年年初在奔萨签订的协议,准许捷克军团以“平民身份而非战斗单位”穿越西伯利亚。

捷克军团最终将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登船,经巴拿马运河返回欧洲。但在一月流血事件之后,面对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保皇党人、立宪会议派等在各地掀起的叛乱和独立,警觉起来的苏俄政府要求捷克军团通过西伯利亚时必须交出军械,只携带少量自卫性武器。

在英法的怂恿和安排下,捷克军团拒绝执行,由此便引发了捷克军团在苏俄境内的所谓叛乱,面对这一支编制齐整,装备精良的军团,四分五裂的苏俄暂时没有足够的力量可以遏制。

根据协约国的安排,中日两国军队在1918年2月28日发起对远东和贝加尔湖区以东的协约国军事干涉行动前一周,捷克斯洛伐克民族委员会的领导人马萨里克和贝奈斯在同英法进行了一系列讨价还价后,同意利用捷克军团在西伯利亚举行叛乱。

捷克军团的叛乱给在刚在乌法宣布成立的西伯利亚自治临时政府送来了一支可观的武装力量,身为军事部长的高尔察克此时手里只有6000人的部队,得到了捷克军团五万人的支持之后,高尔察克指挥着临时政府麾下新成立的白卫军和捷克军团向西,发起向喀山的进攻。

捷克军团既保持着军团指挥上的独立性,又在高尔察克的指挥下协同作战,短短一周的时间,高尔察克的白卫军和捷克军团所向披靡,很快攻陷下了下卡姆斯克和喀山,尤其是在喀山,驻守的原沙俄将领卫戍司令步兵中将苏切诺夫率领自己的师战场起事宣布效忠临时政府,接受高尔察克的指挥。

高尔察克攻陷重镇喀山这一天,恰巧便就是1918年2月28日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