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年代

227撤退(中)

夜色已经是渐渐迷离下来了,饱经战火的土壤之间满是被血肉所浸润,到处都是战火所带来的疮痍之景。

安陆,安荣堂。李大帅为了准备对北洋作战,而把湖北划分为三个战区之后,这里便是湖北的作战指挥中枢了。

安荣堂的面积算不上很大,不过占地三十亩,不过其厅堂、走廊、粉墙、洞门等建筑与假山、水池、花木等组合恰到好处,山水、田园、山林、庭园四种不同景色集于一身。因为建筑数量多,分布密集,所以安荣堂在这些布局方面,便是很注意,而空间处理更是如此。虽是亭台轩榭满是,可却没有有丝毫零乱之感,而是给人有一个连续、整体的概念。

此时的安荣堂八仙馆内,人退尽了,显得空落落的,斜照的日影从洞开的门中一直照进殿内,李想忽然觉得有些寂寞,猛地想起自早晨管家小妹梅迪送了一些点心吃,到现在尚未进食。他不觉暗自好笑,在门口融融的阳光下舒适地伸了个懒腰,活动了一下腿脚,远远望见他那个草台班子参谋部总参曾高双手抱了一大叠文书要送往文书房,便笑着叫道:“老高,你过来!”

“哟!”曾高正低着头走路,不防有人叫,抬头见是李想,忙笑着过来,“是大帅叫我……我的眼越发的不济了,都快累出近视眼了!”忙将文书进至案上,回身过来又是敬礼,又是嬉皮笑脸,“湖北革命军的整编,是否操之过急?累死咱们参谋部了……干脆还是去娉几个普鲁士大胡子,要学就学地道的德国陆军。”

李想在千家岭结束之后,立刻开始整编革命军。

向来便是欧洲陆军军事强国的德国,历来便是欧亚一些军事相对落后的国家的效仿对象。当初日本明治维新的时候,日本陆军便就是照搬普鲁士陆军全套军事思想、建设制度和制式操典,而设置的。虽然最初的时候,日本陆军是学的法国,可是一场普法战争之后,日本人发现,相比之下,陆军似乎还是要看德国,尤其是德国率先开启了完善的参谋制度。

从原普鲁士军队总参谋部展而来的德国军事总参谋部,是绝大多数军队总参谋部的样板,也是德国军队中对战争进行规划和决策的高级军事机构。

也正是因为总参谋部的崛起和展,在与其他对手相比的时候,德国人获得了这个最大的优势。也正是因为这样,近两个世纪以来,德国军事总参谋部成了军事史上最出色的参谋机构之一。

虽然,从严格的定义上来看。历史上地第一个总参谋部实际成立于德国的邻邦、死敌——法国,早在法国大革命时期。*长拉扎尔·卡诺下属地*办公室就已开始具有现代总参谋部的雏形,而1795年,后来成为拿破仑席元帅的贝尔蒂埃又率先建立了参谋系统,并在后来成为贝尔蒂埃直接领导的参谋长办公室,并和另一个被称为总参谋部的机构组成了拿破仑地统帅部。然而那个时期的参谋长办公室和总参谋部仅仅只是严格遵守拿破仑的命令。而不能直接取代皇帝本人进行指挥,所以根本就不能真正意义上的总参谋部。

而反观德国人,在狭义上,总参谋部是普鲁士军队地指挥中枢。负责对战争各方面的研究,制定部队机动方案及战役实施方案,拟定作战和动员计划。在广义上,总参谋部代表了一种全新的军事理念、虽然当时的欧洲各国都先后设立总参谋部,但德军总参谋部因其完备严格的培训机制和靠实际表现而非出身门第作为奖惩标准而声名卓著。

最早成立在18o6年的德国军事总参谋部是由普鲁士地格哈德·冯·沙恩霍斯特和奥夫斯特·冯格奈森瑙两位将军所建立的,不过直到1821年任总参谋长卡尔·冯·米夫林男爵上任。这才标志着总参谋部的正式成立。

德军总参谋部的培训机制并不只为了培养出合格的参谋人员,而是更为了培养出具有具有丰富知识、广阔视野和献身精神的职业军官。

总参谋部拥有着较少受政治势力控制的特权,而这一点更是在1871年在德国宪法中被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固定下来。

相比于中国的参谋制度建立缓慢,日本在这个方面要起步很早。明治维新之初,日本便从德国请来了梅克尔少校担任陆军大学校的教官,建立了日本现代参谋制度的基石。培养起了日本陆军的参谋人才以及高级指挥官。

袁世凯北洋军的现代参谋制度还很原始,李想革命军的现代参谋制度也很草台。

而李想是非常欣赏德国的军事、工业的先进性,希望能够从德国引进德式军队的管理方法、先进的战略战法、部队单兵的战斗技能,尤其是让那种德意志精神,革命军高层更是欣赏,因为这一点和革命军精神很是相似。正是因为希望从德国人那里获得先进的理论知识,以便建立起一支强大的军队,对内捍卫革命的坚决果实、对外则能抵抗外来侵略。

只是现在的条件,要请德国军事顾问,太困难。革命军高层也只能用在德国学生日本那里学到的一点皮毛,摸索着自己建设……

李想打量着曾高,这家伙满嘴跑火车,又爱吐苦水,边听他唠叨一边笑道:“操之过急?不,一点也不急!北洋军不是革命军最终的敌人,目前威胁中国最严重、而最迫切者,当然指日本。日本对中国之情,知之极悉。其利害适与中国相反,故必用尽各种方法破坏中国内部之团结与图强,至少设法迟延其实现。这场辛亥大革命,处处可以看到日本人的身影。国民革命蓬勃发展,东京的空气已然不快……设想,战争一旦爆发,则国民政府有坚忍意志,断无不抵抗而即承认敌方要求,沉默接受。这不又是一场甲午吗?民气即是造成抵抗意志,故不容轻视。无论是孙中山还是袁世凯当家,苟领袖无此种意志,则人民亦不肯出而抵抗。抵抗意志必须有实力之兵力,方有固定之基础,目前中国陆军之实力,即使北洋军,故不能担任现代战争,但未若不可用持久抗敌,迫使其增加兵力,一切重要莫过于成立虽小而极端新式之国防军。”

曾高听了一怔,日本威胁论,李大帅已经不是第一次唱,他早就习惯了。而且,在汉口东洋租界一战,也确实看明白了一些事情,小东洋的陆军装备也许还逊色北洋军一成,但是战斗力,战斗意志,还有战争的动员能力,比北洋强太多,日本已然是个现代化国家!

他忙又笑道:“这更不是一朝一夕可速成,日本陆军也几代人,几十年的建设。中国欲成立极端新式之国防军,虽说小,但也必须从军事教育的加强起。需要创立了步兵、炮兵、工兵、辎重兵、通信兵等学校。而在教学上,又不摈弃了传统地日式成法,如果采纳“专在切合战用之实地工作”地德国典范令。才能培养大量的人才,陆军的合成化也才能有较大的展。新型的炮兵、航空兵、骑兵部队初见雏形。大量的特种兵器材也被列入采购计划。这个的整军建军计划,大大充实了中国的国防力量,需要的不知道是几十年才能完成……”

李想听了,突然想起德国国防军之父塞克特明确的给蒋光头国民政府提出了中国建军的三项中心思想,其一军队为统治权之基础。第二、军队之威力,在于素质之优良。再者。军队之作战潜能,基于军官团教育之培养。

根据塞克特提出的建军的三项中心思想,国民政府先必须认识到的就是军事强权在国家政治中地巨大作用。所谓“坚强的、一心一德的领导”便是这种建军思想和方针的主题。因为塞克特认为只有一元化的领导才能够对涉及经济、财政,先是民众教育与宣传等每一项国家措施加以通盘考虑。而这一点让崇尚铁腕的蒋光头很是觉得受用。

李想沉着脸道:“以有限的物力财力,先建立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小型核心示范武装——模范军。先编成八个师。然后扩展到十八个师,最终再分批分期完成全国六十个师地整编。中国有这样六十个师的精锐常备军就足以应付各种军事需要状况了,”又笑着对曾高道:“模范军虽然规模很小,但却将之建立成了一个编制健全、结构森严的小型浓缩版,可以说这其中每一点的安排都极近完善与充实。一旦时机成熟,这个小型浓缩版的革命军陆军便可无限制地扩充。因为将这个革命军陆军打造得极其精锐充实。每个士兵都训练成为了可领导和指挥作战的基础骨干,每个军官则被培养成了未来地军事统帅。这样。也就等于是充分的建立起了革命军陆军的骨干架构,一旦需要,便可以直接扩充成一支规模庞大、战斗素养极高的战斗部队。”

曾高心里一突,这话说得太让人心动:“这就是一支未来的中国国防军!”

“北洋军开始撤退啦!”李想正要去吃个晚饭,忽然听到屋外有人洪亮地叫了一声,宋缺一身军装整整齐齐,大檐帽端端正正,大步走进来,一脚踩下去,马刺拖在青砖地板上直冒火星,“北洋军开始撤退啦!”

这一天,战事平静。北洋军撤军的决定太出人意料,以至于李想在接到北洋军撤退的报告后,竟不敢相信这是事实。他还等着在汉口郊区与对手一决高下呢。

(光景:兄弟很努力更新,奈何红票不努力上涨,今天就只能遗憾的两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