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宠狂妃
字体:16+-

440:地位之争

不是说皇后准备了《龙凤呈祥》的戏?这么一转眼,怎么就成了《卖花女》?

早在卖花女开场时,就有人窃窃私语,而后越演越是讽刺,台下更是议论纷纷,皇帝也觉出了一分不对。

终于忍不住爆发,台上的唱戏骤停,台下的论戏也一瞬安静。

所有人的目光,都凝在皇帝身上一眼,只是一眼便起身齐齐而跪。

老太君没有拘束习惯了,皇帝也不允许她下跪,于一切只当没看见,自顾自地喝着茶。

宁蝾则与冷沐真互视一眼,反正这事无关他们,没必要跟着下跪,只要安安静静地不闹就行了。

冷伯谕要演好棋子的身份,自然跟着下跪,与众人一齐劝道,“皇上息怒!”

自然了,怒火不是说息就息的。

皇帝双手握拳,手背的青筋跟着爆了起来,像要忍着怒意,却听淑妃在一旁煽风点火道,“原来这就是皇后娘娘准备给皇上的惊喜啊,臣妾也着实一惊,只是这喜从何来呢?”

淑妃故作的惊意,在外人看来可笑,皇帝却身在其中,发觉不出。只一味地气恼,六月十五的大日子,居然安排这样的东西!

见煽风点火有效,淑妃先众人而起身,故作细心地扶着皇帝坐好,“戏子唱得再好也不过是草民一介,没有讽刺宫闱朝廷的胆子,必是受了什么人的指使.......”

像是一早就串通好了,淑妃话罢,便有几人跟着煽风点火。

“今年的听戏事宜,全是皇后娘娘一手安排的,皇上明察,必要揪出幕后指使之人!”

“禀皇上,皇后娘娘先前放出消息,说是今日要唱《龙凤呈祥》的戏,不知为何成了如今这个东西!”

“方才皇后娘娘心虚紧张、急急退场,不会是.......”像是有些难以启齿,那人向众人一扫,最后看了淑妃一眼,才壮胆说出了口,“不会是畏罪潜逃吧?”

众口都在直指皇后就是幕后之人,皇帝自然听得明白,淑妃则接着故作善良,“皇后娘娘册封数年,掌管后宫劳苦功高,怎么可能做出这种糊涂之事?皇上息怒,臣妾以为其中必有误会!”

说着,一扫跪下的众人,“看戏者亦是无辜,皇上叫他们起身吧?”

爱妃都开口了,皇帝自然点头,“淑妃善解人意,朕心宽慰,你们都平身吧!”

“谢皇上、谢淑妃娘娘!”众人谢完,一齐起身重新落座。

起身之际,德妃嘴角一动,勾起一抹难以察觉的笑意。

冷沐真与她的想法一样,却不像她压抑心中,而是轻声向宁蝾问道,“方才说话的人,都是淑妃、刘霆一党的人吧?”

先是试探皇帝一眼,而后宁蝾才回答,“是不是一党模棱两可,不过前头几人一定是,至于后头说话的,有的是、有的不过愚蠢之人罢了!”

这便是洛商的风气,只要有一人开头,其余几人就会跟着落井下石,像是能从中占得一分功劳似的!

这种风气,打从冷沐真第一天回府便感觉到了,心里只觉可笑,“你觉得皇上会信谁?”

宁蝾亦是一笑,“谁说得有理就信谁、谁猝不及防慌张不已就怪谁,皇上一向如此!”

一句满是讽刺的话,简直比戏子的《卖花女》还要大胆。

不过也是实话,皇帝一向这般本末倒置。

清白者遇上此事,自然慌张不已;而诬陷者早已经做好了准备,自然处之泰然。皇帝连这样的眼力和见识都没有,确实可笑!

这边两人就事论事,另一边皇帝已经气得说不出话。

他一辈子敛财,每次碰见可能失财的事,便如现在这样。一想到要赔给禩吴一大笔银子,皇帝便头痛不已,加之没想到皇后以戏讽刺,就更加猝不及防了!

猜到皇帝会如此,淑妃连忙安慰,“皇上莫急,其中误会臣妾替您问清楚,必不叫幕后之人生事,坏了皇上的名声!”

这就算是请示了,皇帝自然点头。

淑妃得了权力,才坐稳了位置,凤眸一转台上,“你们都下来说话。”

“是!”戏子们应了一声,惊吓之下,走得竟是台步。

下了台,纷纷跪在皇帝和淑妃面前,一副知罪的样子,各个沉默不语。

这是淑妃一早的计策,如今顺利施行,她当然应对自如地审问,“你们可知卖花女一事?”

戏子们先是沉默,继而面面相觑,最后走出一个代表回答,“回淑妃娘娘的话,卖花女一事于近日发生,吾等排练忙碌,只是听说不怎详细。”

淑妃微微点头,“既然不知情况,怎么演得如此自然?”

戏子恭身低着头,在淑妃的审问下,显得十分渺小,连声音和底气都压低了一分,“回淑妃娘娘的话,皇后娘娘原先吩咐,吾等今日要唱《龙凤呈祥》。近日卖花女一事发生,还未传开,皇后娘娘便派了人来。说要改成卖花女郎,还将卖花女一事写成文书交给我们,要我们按着上面的排练!”

卖花女的事,确实是前几天发生的。

门下侍中的儿子死后,卖花女也没有及时告知官府,再加上门下侍中有意隐瞒,所以此事没有传开。

直到昨日,门下侍中要杀卖花女一家灭口,以免此事外传,卖花女一家才将门下侍中一族告上官府。

此事可算新鲜,调戏良家女子,竟用一计假扮妇人、骗取女子的信任,所以此事传得很快。

民间也很快有了说书人、评书人论说此事,不过都发生在昨日和今日。

戏子们排练,不可能一日速成,经戏子口说,应该是前几日就传了吩咐过去的。

淑妃细细分析,“前几日,卖花女一事还未传开,除了有意者,应该无人知晓吧?”

她所指的有意者,皇帝自然明白,眸色跟着一黯,沉重地点了点头,“不错,戏子排练尚需时日,除了有意者,不可能提前递交文书。”

说着,语调微微一抬,“是皇后.......不管是戏子讽刺,还是卖花女郎,一切都是皇后安排的!李佺,吩咐封锁行宫,一人都不许放出去。另外,把皇后押过来!”

他用了“押”这个字,李佺便明白了皇帝的怒意。

堂堂皇后,居然要押过来,看来她皇后的宝座,就要坐到头了!

“是!”李佺应了一声,便调动御林军,一并执行皇帝的命令。

德妃始终暗暗笑着,淑妃一计蓄意已久,也算用心良苦啊!

故意让出“安排大权”,由皇上任命皇后安排听戏大事,看似皇后得了权力,有机会翻身,实则是个大陷阱。

而后制造卖花女郎的事,给她们母女撑腰,将门下侍中一族告上官府。

此事传得人尽皆知,一路很快传到禩吴,又惹得皇帝烦躁不已。

再联合皇后安排听戏的事,假冒皇后的人修改戏目,一并将皇后拖下了水。

此计确实厉害,既打击了皇后、又除掉了门下侍中。

要知道中书令和门下侍中,在别人看来,总是一个鼻孔出气的,实则内部假和。

中书令效忠淑妃、门下侍中则是皇后的人,他们有共同的利益,所以联合起来打压其他族人。

如今有了更合适的门下侍中人选,淑妃和中书令自然要想尽办法除之,只有慢慢占据朝廷之中有利的地位,他们才能真正高枕无忧!

皇后因紧张而退场,散步还未走远,便强行被御林军押了回来,一路尽是义愤填膺。

直到见到皇帝,皇后才委屈地一跪,跪下已是双眼泛红,“臣妾不知怎么回事,这些奴才竟对臣妾无礼!”

“贱人!”皇帝怒骂一句,一个巴掌毫不犹豫地扇在了皇后的脸上,积了许久的怒气,这个巴掌尤为沉重。

皇后被打得偏头过去,回首时,嘴角已经挂出一点鲜血,“皇上.......”

没想到散了一会儿步,爱人便变了一个脸色。

他从未打过她,心想至此,一阵猛地心痛,皇后连忙捂住心口,“皇上打骂无罪,臣妾却求一个公道,皇上为何打骂臣妾?”

打从刘麒入狱,皇后便猜到会有这么一天。

本想借着立功的机会,将刘麒救出来,也为自己安心,没想到有了这么一个大转折。

还没弄清楚情况,皇帝又是一个巴掌,没等皇后反应过来,又跟着踹了一脚。

皇后不经踹,一脚被皇帝踹到了门口,腹部被踹得剧痛,只好爬着回来,“臣妾不知犯了什么错,还请皇上明示!”

论起平常,皇后为人还算不错,德妃实在看不下去,忍不住上前去扶,“就算皇后有罪,也请皇上判决之后再行刑吧!”

好人怎么能让德妃一人当了?

淑妃见状,也连忙上前,扶着皇后另一只手臂,“臣妾也觉得行刑尚早,皇上息怒吧!”

尚不知淑妃的作为,皇后还心觉感动,没想到危难时刻,还有两人肯扶她一把。

她虽说碌碌无为,但对姐妹们极好,看来好心是有好报的!

皇帝一心恼怒,懒得再与皇后多说,遂一指淑妃,“你告诉她!”

淑妃先应了一声,与德妃一起,扶着皇后落座才柔声道,“娘娘原说要唱龙凤呈祥,不知出了什么状况,戏子竟说半路改了戏目,改成了.......改成了卖花女!”

卖花女?!皇后一听,便知道了此事的严重性,刚刚坐下,又急急跪下,“皇上明察,臣妾也是初听卖花女一事,之后便操持月例银子的事,再没空管礼佛大殿的事,怎么可能授意修改戏目呢?”

皇帝却语气笃定,“你负责安排,不是你改的,还会是谁改的?”

皇后只觉有些崩溃,思绪飞快转着,马上辩驳道,“卖花女一事初传,戏子排练尚需时日,就算臣妾授意,总要给他们排练的时间吧?”

皇帝依旧笃定,“卖花女一事,是昨日传开却不是昨日发生的。若非授意卖花女一事者,不会知道卖花女的先后因果、还排成戏剧叫戏子传唱!”

皇后听得一惊,“皇上之意,从卖女花一事、到听戏一事,都是臣妾一早密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