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行
字体:16+-

第十一章(14)争执(中)

一连好几天,宰相公廨都没有消息,商成坐不住了。让朝廷下决心与突竭茨决战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必然是个曲折而漫长的过程,但在草原上筑城的事情也不能再拖,人工材料等许多筹备现在就必须着手。时间不等人,他不能在驿馆里消磨时间。他决定不再坐等宰相公廨的通知,自己找上门去。

这天上午,当他就要出门去皇城的时候,礼部和工部的那两个官员又来找他了。

他的县伯府邸即将完工,就差最后的挂匾,他们这是过来请他去实地察看一遍,看有没有什么地方不满意的,也好及时返工改建。

商成本来不想跑这一趟。住哪里不是住?未必工部修的房子就一定比燕山卫署分给他住的那个府邸更漂亮?未必;无非就是占地面积更大一些,用料更讲究一些罢了。可是一来段四他们在旁边撺掇,两个六部小官府邸也是诚心诚意地恳请,二来新府邸就在内城西侧的崇一坊,正好在皇城礼兴门的路途左近,他最后还是答应了走一趟。

改建出来的应县伯府很气派。不用说高矗门庭下用拇指粗铁环扣悬挂起来的四个足人高的大灯笼,就是整条街巷的西侧全是一丈高青砖挂檐赭色高墙,单是便把对街的两三户家人都比较下去。五基石阶上,高大轩敞的赭漆正门紧紧闭合,两枚尺许长短的仓琅铺首分座左右,虎兽怒目露牙衔环,狞恶地注目着门前。阶下座着两只石貔貅,雄兽神情肃穆,雌兽体型劲健,都是昂头顿首威风凛然。如此的肃杀威严气象,商成哪里会有什么不满?但他还是没进门去察看,而是把这事交给了李奉。

李奉虽然是侍卫,但他是在枋州时才被商成提拔到身边,从来没去过燕州,也没见过提督府,什么时候见过如此的排场?呆着眼望了半天,被段四拿马鞭梢头敲了一下才清醒过来,登时就苦了脸,嗫嚅着说:“我,我……职下怕不成事。”

“就是你了。”商成不容置疑地说道,“你连囤兵城寨都能修筑,察看验收一座伯爵府邸算得上什么?”随手漫指了几个一脸跃跃欲试的侍卫。“你们也都留下。高强你也留下,帮着看看缺什么少什么,能买的就去买回来,买不到的就去订做……”说完便领着段四和两个贴身侍卫走了。

从礼兴门进皇城,经月华门到宰相公廨,这是宰相副相们上下公廨的专用通道,往来的人虽然少,但戒备比其他地方愈加森严。段四他们在礼兴门外便已经止步。就是商成,头上戴着嵌双三六金翅的乌纱幞头,身上是滚金线赤色将军袍服,六金钉腰带上悬着大将军仪剑挂着金鱼袋,也被值岗守卫的禁军一丝不苟地验牌才得以放行。

等到了宰相公廨,迎头便撞见真芗。真芗正从公廨里出来,脚还没落下石阶,抬头就望见商成撩着大步走过来,脸上当时就略过一丝局促慌乱,旋即又隐去,疾走两步拱手说道:“你怎么来了?”

商成边走边横臂当胸给公廨的值岗禁军还礼,然后才对真芗说:“有点事想和张相谈一谈。”

“……是张相知会你来的?”

“不是。是我自己想起才来的。”商成说。他见真芗的神情里带着几分诧异,疑惑地问道,“怎,我这趟不该来,还是来的不是时候?再不就是这地方我不能来?”

真芗支吾了两声。这地方商成确实是不能随便来。按制度,即便是朝廷重臣,非职司所在或者不奉召命,也不能随便乱闯宰相公廨。他张口就想譬说其中的轻重,免得商成在不经意间给别人留下对付的把柄,话都到了嘴边却猛然间记起一事,又把一番话咽回去,脑子里飞快地回想记忆,脸上却露出笑容,说道:“当然能来。不过,张相和几位副相正在商议事情不好搅扰……”他沉吟了一下。“这样,刚才我看见朱相回来了,我领你先过去找他。”

“朱相?”商成楞了一下。宰相公廨他来过好几回,去年还在这里开了几天的会议,和几位宰相副相都认识,却实在是记不起来有一位姓朱的相国。

“就是仲宽公。”真芗笑着说,“任命刚刚下来没两天,还没上邸报,外面很多人都不知道。”

商成还是听不明白,更加不清楚这朱相国到底是谁。他觉得,仲宽应该是这人的表字,“仲”通常都是指家里或者族中同辈序齿排行老二,“宽”字的意义就广泛了,根本就琢磨不出对应的是哪个字。但听真芗的口气,似乎对这位相国颇为敬重,说明这位朱相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前辈。朝堂上能有这四字评语的人不多,年纪大,还姓朱……难道是六月间在燕州打过交道的文英殿大学士朱宣?

真芗笑着点头。

商成一边随着真芗迈步走近公廨右侧的一排大屋,一边思索着朱宣突然入相的事。文英殿大学士的品秩与宰相是平级,朱宣个人的资历与声望也足可出任副相。但是别忘了,朱宣其实并不是真正的文官。实际上,这是个皓首穷经的大儒,一辈子都在埋头专研经本古籍揣摩书中大义的人,除了当过几任劝农使,似乎就再没出任过什么实职,就是这样一个人,真的能胜任宰相的职务?而且眼下南进派虽然得势,但远没有到把持朝政的地步,北进派也不是彻底地失势,在不少事情上还能和南进派较量高下,因此朝廷里的局面非常复杂。在南北争议之外,还有太子的病情和很可能要有的储位之争,两者合并,未来几年间上京里的局势不说是刀光剑影般险恶,至少也不可能是和风细雨般宁静,宰相公廨更是所有矛盾大爆发的焦点之地。就在这种情势下,朱宣一个不南不北专心做学问的高级知识分子居然会入相,其中所藏的种种般般,着实是教人百思不得其解。难道副相的职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让朱宣这样的人也失去了平和的心态和基本的判断?

商成知道,大赵的宰相副相的日常事务其实也是有分工的。左相汤行管着户部和礼部,右相张朴管着吏部,其余副相也各有职司管辖范围,或者干脆就是某一部的尚书。他思忖着小声问道:“朱相署理的是哪个衙门的事务?”

“户部。”

“户部?”

“这边。”真芗点着头,引着商成向左转,沿着庑廊边走边小声说道,“前几天太医院报说,近日来汤相的病情愈加沉重,怕是要细心休养数月半载,所以张相就暂时替他署理户部。仲宽公入相,也是张相的一力举荐,还没来得及分派职司。但毕竟朝中官员里,就数仲宽公对农事最为熟捻。且仲宽公纯直秉公,无论文章或是道德,都是我等典范。”

真芗这番话的头两句通俗易懂,后两句就半文半白,末了却突然改为夸赞朱宣,登时就把商成听得发愣。他实在是闹不明白,副相就副相,和文章道德有什么关系?他觉得,作为朋友,真芗绝不可能在他面前莫名其妙地说这么一句奉扬话,肯定是意有所指。可这话里的引申含义又是什么呢?朱宣的过从往事他一概不清楚,所以这个人的道德到底如何就没有发言权;朱宣的文章他翻看过,都是些“亲亲长长”的大道理,既空泛又模糊。唯一有点印象的是今年朝廷颁布的《再劝农桑书》……明白了,朱宣分管的是农业,大体属于户部,算是张朴的助手。

想明白这一点,真芗话里的更深含义自然是迎刃而解。张朴帮朱宣入相,无外乎两桩事,一是想凭借朱宣在发展农桑的本事,帮助朝廷扭转国库收入下降的问题,二是向朝堂上的中间势力示好,拉拢中间派打击北进派,三就是想借助朱宣的名头声望,增加读书人对南进派的支持,加强社会舆论方面的影响力。一块三鸟,张朴这些南进派倒真是好算计!

他心头赞叹着张朴的谋划,眼睛望着已经接到通报出门迎接的大学士朱宣,双手抱拳一拱,笑吟吟说道:“老大人。”

朱宣也拱了手还礼:“大将军别来无恙?”正想请商成进屋子里喝茶叙谈,公廨正房堂屋的棉帘一掀,一群人陆陆续续地出来,看来那里会议已经告一段落。

张朴走在最先,身后就是两位副相和兵部尚书。四个宰相并没有走下台阶,而是在门边一站,微笑着朝后面的人颔首话别。后面这些人里有文官也有武将,最前一位是个六十出头的老将军,也是六翅幞头赤色袍服佩大将军仪剑,紧跟着他的人也是同样的戎常服,但须苍髯白,看着岁数还要更长。其余混杂在人群里的将军还有五六位,也都是赤色袍服大将军仪剑,只是幞头上的金翅或六或四数目不等一一不是上柱国就是柱国。

这些将领商成都认识。头一位就是萧坚,后面是杨度,再下来是鄱阳侯和澧源大营的三位副总管,还有的就是在平原将军府挂个闲职的老将……

看到萧坚和杨度,商成才总算明白过来,为什么真芗在公廨外遇见自己时神情局促,又是因为什么,真芗在听说自己不是来公廨参加会议的时候,脸色会有一些慌乱。

他脸上的笑容早在看见萧坚杨度的时候便消逝了。他深邃的目光阴沉沉地盯着那群人,慢慢地抬起了右臂。怒火在他的胸膛里燃烧,他的心里充满了愤慨!他也是个上柱国,也在兵部挂着侍郎的职务,勉强也能算是战功赫赫,凭什么别人都能参加的南征会议,偏偏把他漏在外面?一股深沉的悲凉感在他心底升起来。他是个没有来历的人,不管他在燕山做得再多再好,别人总是对他放心不下……

萧坚是第一个看见商成的。第一眼他没能把商成认出来,只看见商成身上的赤袍,知道庑廊下站着的至少也是一位柱国。在给商成还礼的时候,他才半猜半辩地认出这到底是谁。他抿了下嘴唇,没有过来和商成叙谈。他没有什么话可以对商成说。他的心情也非常复杂。既有懊悔,也有歉意,还有失落……他原本有好几次机会让商成成为自己的嫡系,可他都错过了,所以面对萧系在军旅中的逐渐没落,他不得不亲自披挂上阵去打南诏,以此来帮扶那些跟随自己的将领,让他们都能有个好出路。他还不得不力荐诸序出任燕山提督,既是为了壮大自身,也为了替自己找个出色的接班人。现在,当前大赵最优秀的将领正向他行军礼,看上去依然象过去一样地尊重他,可谁都知道,他们两个人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几乎无法调和的地步。诸序在燕山一天,商成就一天不可能与自己和解。就算诸序离开燕山,还有南征……

杨度和鄱阳侯他们也随着萧坚的目光看见了庑廊下的商成。在短暂的惊愕之后,他们都还以军礼,然后就跟在萧坚的后面走了。没有人过来询问商成的病情,也没有过来和他攀谈,事实上,这些将军们在走出皇城之前,相互之间就没有再说话。

出了皇城,将军们就各自散了。杨度和鄱阳侯交情深厚,但两个人一个住在内城西侧的崇正坊,一个住在城外东北的庄子里,基本上是南辕北辙的路途,所以平常时两个人最多就是罗嗦几句闲话然后各自上马上车。但今天却不一样,杨度一反常态,先一步就爬上了鄱阳侯的马车,回头还招呼主人说:“上车!去你家,我和你说点事。”

“什么事?”鄱阳侯坐上车,问道。

“回去再说。”

“到底什么事?”

“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杨度说,“前几回你不是说么,教我帮你留心着有没有合适的年轻将校……”

鄱阳侯愣怔了一下,才想起来是怎么一回事。他的小女儿虚岁已经十七,最得他的喜爱,但因为不是嫡出,所以他看上的人家不愿意娶他女儿,看上他女儿的人家他又看不上,再不就是早就有了妻室,所以一直没给小女儿找下婆家。眼看着女儿一天天长大,他心头也着急,前半年就把这事托付给杨度,让老朋友帮着留点心。可话都说出口快一年了,杨烈火从来都没说道这事,怎么突然间把它提起来……他猛地张开了嘴,有点结巴地说:“你,你,你不会是说……”

“对了对了,就是他!”杨度不耐烦地把鄱阳侯指指点点的手指头推到一边,说,“你觉得怎么样?”

鄱阳侯张口结舌根本说不上话。

“这人的相貌是不大迎人受看,却是个有真正本事的人。”杨度掰着指头数落着说道,“现在就是上柱国,袭五世的县伯,实封户数只比你鄱阳侯少了百四十,怎么样,家世不比你差吧?”

鄱阳侯还是说不上话。

他一脸的古怪神情不接话,杨度就以为他要反对,便劝解他说道:“是了,你要替女儿着想,不想让蝉儿嫁个门神模样的男人。可男子汉大丈夫,相貌算个乌鸟事,男人要的是胸怀坦荡光明磊落,不然长得就象王义那样的绣花枕头模样又有个屁用。可惜了,我的几个闺女孙女不是出嫁了就是岁数小,不然这好事哪里能轮到你。”说着便咂嘴感慨,很替几个嫁人的女儿不值。停了停,又说,“只要小蝉能答应,我看这桩亲事能有七八分的把握。”

这桩亲能成的话,当然是好事。鄱阳侯问道:“你是说,只要小蝉答应……你和他说起过?”因为太过高兴,他忘记了杨度的末一句话是说“七八分把握”。

“没有!”杨度毫不犹豫地摇头否认。

鄱阳侯一下就瞪起眼睛。都没和人说过,便敢打包票?

“他肯定会同意!”杨度点着头很笃定地说。

鄱阳侯完全不知道杨度是从哪里来的这份信心。如果小女儿是嫡出的闺女,他倒还有五分把握,可小蝉是庶出,人家堂堂的上柱国县伯,肯娶她回家?

杨度斜着眼睛乜他一眼,不屑地说道:“庶出怎么了?你就不能动动心思想想办法。管它是嫡出还是庶出,只要请托的媒人能干,哪怕……哪怕那什么,也得让他娶回家去!俗话说,媒人请得好无盐也嫁了,所以这桩亲事里其余的都不足为提,关键是要请一位好媒人。”说着话便竖起一根手指,朝头顶的车蓬指了指,一脸高深莫测的神情。

鄱阳侯顿时就明白过来,禁不住抚掌大笑点头说道:“唔唔唔!如此甚好,如此甚好!哈哈,果然还是你老烈火足智多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