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行
字体:16+-

第一章(35)亲事(中)

一个多月不见,商成的模样又有了一些变化。连续两个多月的路途奔波,让他原本就高大的身躯变得愈加地瘦削;不过这瘦削并不是瘦弱一一恰恰相反,从他走路时矫健有力的姿势来看,应该说长期的体力劳动让他的身体更加结实。可能是走远道的缘故,他只穿着件褂子,单衣就搭在肩膀上,裤脚也挽得老高,小腿肚上的肌肉块随着他抬脚迈步而忽收忽紧;被太阳晒成古铜色的皮肤闪烁着健康的光泽。他没蓄须,线条分明的下巴颏上,还留着一些没刮干净的硬胡子茬,略微塌陷的脸颊上有几条细细的伤口。看得出来,这多半不是集镇上待诏师傅的传家本领。而从他的腰里皮带上挂着的那把巴掌长的带鞘刀来看,这小刀很可能就是他刮脸的工具。他的头发又长了一些,如今也学着别人在头顶上挽了个髻,并且象有身份的庄户人那样,用一块蓝布裹着髻。但是从他蓬松糟乱的头发就能看出来,他现在还不熟悉这门手艺,自己挽出来的发髻形状古怪不说,位置也和别人不大一样,因此上用布包上之后,看起来更象是他头顶上长了个蓝疙瘩,令人一见就有些忍俊不住。

大丫现在就有些滑稽的感觉。她一边和月儿一起收拾几间屋子,归置着从柳家拿过来的日常要用到的小物件,一边偷偷地发笑,并且忍不住要朝商成脑袋顶上看,然后又回过脸吭吭哧哧笑半天。月儿也和她一样,转来转去地,目光就不停地在商成脑袋上打转,她拼命地咬着嘴唇,把小脸蛋憋得通红。

两个女子在收拾屋子的时候,商成就找着把小凳子让柳老柱坐,自己就蹲在堂屋房檐下的滴水坎上,陪着他说话。

说是陪着柳老柱说话,其实是月儿在代替她爹和他说话。柳老柱几乎不吭声,拢着双手耷拉着眼皮,只是间或支应一声而已。偶尔也会抬下眼,拧着一脸皱纹望商成两眼,嘴里再含混地咕哝一句。

月儿一边拿着扫帚扫院地里的土,一边说:“我爹问你,咋去个北郑就走了这长时间?”

“当时说是到北郑这趟活路就算完结了,哪知道到了北郑县城,燕山右军衙门来了个军官,手一挥就把我们支派去平山寨。赶到平山寨,边军又叫我们把寨子里的草药毛皮牛角啥的运去端州。绕了一大圈子,这才从端州回的屹县。”

柳老柱说不来官话,但商成说的话他都能听懂。他咧咧嘴,说:“楞契商耐莫……”

说起来商成已经来霍家堡大半年了,本地话早就能听懂八九成,自己也能对付着用地方土音和别人搭几句腔,偶尔嘴里蹦出个骂娘的粗俗俚语,更是字正腔圆,不知道他底细的人根本不会把他当外乡人看,可柳老柱的口音却总让他觉得嗟拗噎噱,所以每当旁边有月儿这个现成的“翻译”时,他几乎都不怎么用心去听,只是等着月儿传话。

月儿听了先没忙着转话,只白了她爹一眼,用音很重的本地话对柳老柱说了一句。

柳老柱沉默了一下,又咕哝了一句。月儿马上就顶了一句,然后叽里呱啦地说了好几句。这下柳老柱不开腔了;月儿也不给商成作“翻译”,蹙着眉头气呼呼地使劲摔打扫帚,把尘土扬得半天高。

看样子这俩父女是对什么事起了争执。

商成既不知道他们在争论什么,也不知道争执的首尾,等半天看月儿不理睬自己,柳老柱又是个榆木疙瘩闭口葫芦,自己也觉得有些没趣,就站起来假作找水喝,踅进了堂屋。

大丫正拿着团湿漉漉的麻布在里屋抹家什的土,看他进到堂屋东盯西瞅,就隔着门说:“……水还没烧开。”说着瞄了坐在堂屋门外的柳老柱一眼,抿着嘴,扑扇着大眼睛望着商成一一你咋才回来咧?

“你忙着。我不渴。”

看商成要转身出去,大丫急忙叫住他。

可叫住和尚大哥之后该说什么呢?看着商成站在脚地里低头望着自己,她突然又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其实她有满肚子话想和他说一一你怎么才回来呢?你想着我没有?我可是天天都想着你,天天都要过来看这房子;以后这就是咱们的家……但是这些话她都没有勇气说出口,因为柱子叔就坐在门口,月儿也在院子里……

半晌她才红着脸说道:“……你看窗花好看不?”

里屋的半截窗上蒙着贡纸。这可是稀罕物价,它不单不会影响屋子里的光线,而且不用开窗户就能把院落里院墙外的物事看个模糊大概,是最好的窗户纸。就是价钱贵得吓人,窗户那么大一张就要百十五个钱。这是她用自己打小积攒下来的梯己买来的,也是她亲手糊上的。纸上还贴着红纸剪出来的窗花《童子送福图》:一个五官俱全的胖娃娃,他手里捧着粟豆麻麦稻五谷,身边围绕着马牛羊猪狗鸡六畜一一这是寓意最好的窗花,也是最难做的窗花,剪这样一个窗花往往要花好几天工夫;而且因为花样太纷繁复杂,稍有不慎就会失败,因此这也是城里花纸店最贵的窗花图。

“好看。”商成随口说道。

“我绞的。”大丫自豪地用表功的语气说道。她拿着手巾,用手指顶起一小块布,小心翼翼地抹掉窗花上的几缕蛛丝。“可是花了九天的工夫哩……只有第九天里绞出来的《童子送福》最吉利,窗花娘娘会让人遂个愿望……”

商成当然不可能相信这些流传在小姑娘堆里的神话故事,他笑着说:“那不是可以先在前八天里把窗花大致做好,等到第九天时再下最后一剪刀?”

“那怎么能呢?”大丫生气地白了他一眼。又双手合在一处,一脸肃穆地对着《童子送福图》低下头祷告了两句。“娘娘别生气,他这个人就是这样有嘴无心。娘娘大人大量,不和他计较……”祷告完才对商成说,“以后不许这样说,窗花娘娘听见要生气的。”

商成也是讪讪地。张了张嘴,又觉得没什么好说,可要不说点什么,这气氛就更尴尬。末了他总算找到一个好话题:“……你许了愿没?”话刚出口他就想把话通通拣起来吞回去。

嗨!哪壶不开提哪壶!他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事吗?

自从上月在县城遇见大丫,他就知道这丫头是真心想和自己好。认真说起来,其实他也不是那时才知道。早先他闲着无事帮霍十七家伺候庄稼地的时候,大丫就左一个借口送水右一个借口送饭地朝地里跑,那时他心里便已经知晓了几分。送自己的荷包上还绣着自己的姓,更是再明白不过的心意了。而在县城里那一幕,不过是大丫在含蓄地向他挑明而已……想到这里他不禁在心里暗笑了一下一一这小姑娘比他还着急。

娶一个虚岁十六的小姑娘,在他心理上有些别扭,不过也不是不能接受。依照大赵朝的律法,女子十三男子十五就可以婚嫁,他既然是大赵端州府人氏,当然也要遵守朝廷的法度。而且他还知道庄户人把七八岁的女娃嫁出去的也不在少数一一当然更多人家的女娃一般都是十四五岁才开始找婆家一一有些婆姨自己都还象个娃娃,娃都生两三个了……

但是他又不能回应大丫的热情,因为直到现在他心里都还有着深沉的忧虑和疑惑。

他的疑惑就是他怎么会来到这里,来到这个既陌生又熟悉的世界。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他。这里又到底是哪里?他的所见所闻所知,所有这一切全部鲜明无比地告诉他,他是在地球上,是在东方,是在一个和他前面的二十六年经历一脉相承的文明古国里,甚至这里的一切就是他来的地方的前身……但是!但是这里的一切和他知道的历史出入极大,而且差异大得让他至今都觉得自己是处在一个光怪陆离的梦境里,他是处在一个仅仅存在于自己思想中的幻境里……

既然是梦,既然是幻境,那么梦总会醒的,幻境也一定会消逝的,他还会回去继续他平淡而充实的生活,继续走自己应该走的路。

这样看来他似乎应该毫不犹豫地娶大丫。因为他自己都认为这仅仅是个梦,那么他就不可能对一个止存在于他的思想中的人造成伤害。

但是他心底里又有声音告诉他,如今他所经历的一切都不是梦,因为梦不可能如此真实,也不可能如此细腻!一一这怎么可能是一个梦呢?即便是号称“梦工厂”的电影寡头们,也不可能建造出如此庞大的精彩世界塑造出如此众多的平凡角色吧?看看他周围的这些人,大丫、月儿、柳老柱,还有吃罢晌午才和他分手的山娃子、赵石头,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如此的真实,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充满了难以用语言描述的真实情感,连他们的喜怒哀乐都是如此富有感染力,这能是一个梦吗?

这是一个梦。他在心里这样告诉自己。

连他自己都觉得这个答案苍白得毫无说服力,纤弱得即便不去反驳它,它自己也会象姑娘河里翻起的小漩涡一样,在你还没把它看清楚时,漩涡就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所以他不能接受大丫。他不能伤害这个热情的姑娘。他在面对她和她的感情时,不能不考虑到一个很重要的事情,也是他最担忧的事情一一他会不会离奇地从这个世界上消失,再回到他以前的那个世界去……

他不得不承认,他现在对这个世界有些眷恋了,他已经开始爱上这里的一切了。他爱上了这山,爱上了这水,爱上了这片土地,更爱上了这片土地上勤劳质朴的人们一一也正因为他对他们的感情,他就更不能去伤害他们,当然也包括大丫。

可他为了给自己的一时嘴快找块遮脸布,竟然无端去挑逗大丫……

看着大丫脸红红地抬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凝视着自己,马上就要对自己说出她在窗花娘娘面前许下的愿望时,他简直想扇自己一耳光一一让你他娘的没事去乱*!你这不是在害人家吗?

“劳驾咧!”外面突然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请问,商家大哥是住这里吗?”

他立刻就象马上就要溺水的人捞到了一根救命的稻草,马上大声回道:“就是这里!就是这里!石头,你狗东西怎么找来的?你不是回赵集了吗?”说着话他就象被踩着尾巴的兔子一样蹿出了堂屋。

“回赵集是肯定要回的,可不是马上就得回。”赵石头已经进了院子,正四下打量院落里的归置,嘴里说道,“我都被这日头给晒糊涂了一一遭瘟的的山娃子都没说提醒我,你也装木胎像弄鬼!走出去二十里地我才想起来,我现在回去,屁股都不落地还得再回来!干脆就先不回了,在你这里住下,能帮忙就帮忙,帮不上忙便等着好吃喝的大日子……”

商成被赵石头一连串的话说得有些犯糊涂,迷惑地问道:“大日子?还好吃喝的大日子?啥大日子?”

大丫赶到堂屋边看着他,只是笑,却不说话。柳老柱知道商成听不明白自己的话,干脆没说话。倒是月儿抢白他:“你没看见院门上的门神迎联都糊着吗?堂屋也没贴喜联子,这都是在等你回来办咧!起屋盖房是大事件,要办两顿流水席面。我爹刚才就说这酒席的事情,想给你大操办一回,摆一天的流水席,菜不空碗酒不空缸……”

商成先是疑惑,后是恍然,然后就很感激柳老柱的这份情谊,最后他拒绝了柳老柱大操大办的想法。他的理由很现实:为了买这院落,他已经拉下了十几贯钱的饥荒,这就已经让他头疼了;要是再大操办一回酒席,怕是他还没住进新房子就得卖房子来抵偿债务。

月儿示威一般地对她爹扁了扁嘴。看,我就说和尚大哥不会同意大操办吧?

在了解过这种酒席怎么处置,又问清楚酒席要请哪些人需要准备哪些物件之后,商成决定还是依老规矩办一天席,请街坊四邻亲朋故旧吃两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