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再许芳华
字体:16+-

第七百五十三章 清算开始,好戏始唱

天子圣明,煌煌京都,能拥堵秦府门前,并公然用白菜帮子臭鸡蛋袭击前任丞相、皇后祖父者,的确不是守法良民。

京都市井的地痞无赖也并非只有柱国秦府有财力收买。

当然,即使刁民们有强硬的靠山撑腰,也没有胆量一拥而入贵族府邸闹事,怎么能突袭成功,确为“巧合”。

原因是秦怀愚今日因为嫡长女大秦氏被休一事火冒三丈,哪里还能“闭门思过”,欲往钦安伯府理论。

说到钦安伯,从这爵号来看,当初也是颇受天家信重的权勋,事实上眼下伯爷的生父,原是高祖亲封的钦安候,也是从楚州跟着高祖一步步疆场拼杀出来的功勋,大隆建国时,许多人都笃信,倘若高祖再多那么一个女儿,说不定就会下嫁钦安候——尽管其元配在烽火年月不幸病逝,留下一个嫡长子。

可见钦安候当年圣眷。

老候爷在世时,一度在五军都督任职,钦安候府也算权勋显贵。

江山初定时,甚至在几个皇子大婚之前,严后便率先作媒,将前朝世望之族嫡女魏氏赐婚钦安候为继室。

没人觉得魏氏是低嫁,多少人羡慕不已。

可钦安候的命运确实不算顺遂,元配唯有一子,魏氏干脆只生了两个女儿,后来花甲之年,嫡子不等袭爵就病死,未留子嗣。

魏氏不愧出身名门,虽说当年屈为继室也些不情不愿,但见钦安候并非粗俗匹夫,又英武重义,渐渐也就没了不满,与夫君恩爱和谐,因着候爷对过世元配甚是尊重,魏氏对继子也很上心,并没有疏冷苛待,但对于几个庶子,自然就有些忽视,哪曾料到嫡子竟然早逝,让候爷夫妇白发人送黑发人,钦安候难免哀痛,但性情使然不会像妇人一般哭哭啼啼,始终还是积郁。

不久急症,撒手人寰。

大隆爵位,若无嫡子继承天家便可依法收回,可钦安候是高祖亲信,于建国赫赫之功,那时太宗帝当然要示以恩抚,特允爵位可由庶长承袭。

也就是眼下的钦安伯。

这位虽说不算明智出众,性情显得有些温弱畏缩,却也不是为非作歹之辈,袭的是候爵,但无论资历抑或本身才能,当然不可能荫袭五军都督,也就只能享受天家恩抚,闲散渡日罢了。

可当年,伯爷才袭爵之时,也是翩翩风度、玉面郎君,又因守丧丁忧,也不会立即赋职,谁知道他会就此闲散下来?且以为有天家这般圣眷,将来前途似锦。再兼着,钦安伯原来是庶子,并不怎么“抛头露面”,又才十五、六岁,贵族鲜少留意他的性情秉性,不遇大事,这懦弱怕事也不会显露出来,一时间锦阳京贵中,家里有适龄闺秀者,都等着他孝期一过就蜂涌而至。

从前是庶子当然不至如此,可一旦袭爵,庶子也就没有干系了。

反正钦安候一脉也没有嫡系,这庶子改了族谱,记为魏氏嫡出,从此就是嫡系。

好一番争夺比较,大秦氏总算如愿,自是仗着秦府的威望。

大秦氏是秦怀愚嫡长女,刚好出生于哀帝末年,她的生母,自然就是那位前朝公主。

因秦怀愚为了顾及“家风仁信”不曾休妻,虽说没放“公主”出门显摆,把嫡长子自己教育,但这女儿,总不好丢个弟妇,更不可能交托给妾室,只好让“公主”抚养。

想想皇后的德行,就知道大秦氏的作风了。

当然,与皇后如出一辄的是大秦氏待嫁时看着也还乖顺,并没显现出跋扈狭隘的嘴脸,这大约也是“公主”的教导模式,待嫁时候嘛,自是要懂得装模作样。

魏氏哪曾料到名门望族的相府嫡长女温婉乖巧的表面下竟是多妒不贤、狂傲阴毒的心肠,事实上能像平乐一样张狂在外的始终是少数,普通贵女甭管窝里多横,人前还是不会张牙舞爪,只要约束好家人仆妇,外人多半不知闺阁女儿到底是什么性情。

不过大秦氏或许本身要比皇后智慧,尽管照搬了“公主”自傲狠辣的作风,表面上即使婚后也没显现出来,至少在旁人眼中,大秦氏还是中规中矩的。

也只有魏氏和钦安伯才知道苦楚。

偏偏钦安伯又不争气,懦弱无能,竟被大秦氏拿得死死的,成婚多年无子,连妾也不敢纳上一个。

魏氏别的能忍,唯这点不能忍受,本就没有嫡系才让庶子袭爵,真要是被大秦氏折腾得断了嫡系香火,九泉之下她也无颜再见候爷。

因此才从佛堂出来,主持纳妾事宜,为这事,甚至还闹去了宫里太后面前。

那时,钦安伯因为被金党捏了把柄弹劾——谁让是秦家女婿呢,显然政敌,虽不是什么大罪,却正值太宗帝整顿勋贵官风,也是看在老候爷面上,才保留爵位,不过太宗也气钦安伯懦弱无能,把爵位降了一等做为惩罚。

魏氏不是钦安伯生母,大秦氏私下又跋扈张狂,若闹得太过,家丑外扬越发丢脸,因而魏氏干脆搬去佛堂清净,懒得与大秦氏针锋相对,但因儿媳婚后七年无子,论理都够得上七出了,大秦氏却依然不肯纳妾,甚至连过继都排斥——人家嫌弃钦安伯兄弟都是庶出,哪肯让庶支儿子过继,居然盘算着从秦氏族中过继。

简直张狂太过,魏氏实难忍耐,一状告去宫里。

当年高祖皇后已经病重,不大管事,命妇事宜自是由皇后处理,也就是眼下太皇太后。

当然要支持魏氏。

这类庶子出生,势必是要袭爵,生母不可能选择家中仆妇,而是得聘良妾甚至贵妾,贵妾不那么现实,因为众人这时也都知道了钦安伯的德性,便是庶女,也不愿给他为妾,只好在寒门或者军户里头择选。

哪知挑中一户军户女儿,抬进门不久,太宗即决定与北原开战。

良妾倒也争气,不久就生下庶子,大秦氏恨得咬牙,无奈魏氏看得紧,她一时没机会冲母子二人下手,又迎来晴天霹雳,良妾的兄长居然在随太宗亲征时立功,升职任官,进了京卫。

眼看妾室娘家有“掘起”之势,大秦氏感觉到自己的地位岌岌可危,一股阴毒,在五脏六腑越渐积厚。

巧合的是魏氏就在这当头病重,大秦氏总算找到机会下手,十分彻底,让母子二人一同暴病。

魏氏被噩耗气得没多久就撒手人寰。

这便是大秦氏毒杀庶子的罪名。

魏氏一死,大秦氏更将钦安伯府一手掌控,那几个庶出妯娌拿她没有奈何,族人多少也都忌惮着相府,睁眼闭眼,至于钦安伯,早被这只河东狮的狠辣吓得腿软,自暴自弃般任由欺压,多亏得宫里插手,秦怀愚亲自警告,大秦氏才不情不愿的又给钦安伯纳了户平民出生的良妾生下庶子,当然,留子去母。

在其掌管家事期间,越发不知收敛,放重利搞得普通平民家破卖身都是小事了。

虞沨自打今上登基,感觉到秦家欲谋他正妃之位,就安排了人对相府诸多姻亲、故旧紧密盯察,大秦氏做下的这些恶行自在搜集,不过一女眷违法,不痛不痒,天家追究下来很可能只是钦安伯倒霉,所以才没有利用。

虞沨也不屑于只是针对女眷。

但王妃可没这么风度翩翩、温良仁义,秦怀愚这回触及她的底限,报复起来可不论男女。

在大秦氏倚仗娘家权势长期压迫下,钦安伯虽说忌惧,心里对大秦氏早没了情意,这回秦家栽了大跟头,他这女婿倒觉趁愿得很,又有人从中这么一蹿掇,把“实证”都摆在他的眼前,明示他若休妻,楚王府势必鼎力支持,秦府莫可奈何,又分析道,苏、楚两府已与秦家势同水火,临朝监政的太皇太后更对秦府不屑一顾,秦氏一族大祸已在眼前,若不趁此时机划清界限,将来只怕会被牵连。

钦安伯又是兴奋又是忧惧,把牙一咬,这回竟雷厉风行起来,求了族长作主,开了祠堂休妻,大秦氏已经做了祖母,正打算用高压政策拿捏才刚懂人事的孙儿——庶子不是亲出,她心里难免别扭,好在强压着庶子娶了姑母的孙女儿,儿媳是自己人,孙子便也亲近些,这时“严格管教”,将来更会遵奉她这个祖母。

算盘打得精明,等来的却是一封休书,这对大秦氏而言,称不上悲痛,第一感觉竟然是“确定不是做梦”?简直难以置信,当着族长的面就一爪子扬在钦安伯脸上,又是拳打又是脚踢,族长好容易才反应过来,气得胡须都要倒立,喝令族人拉开大秦氏,直接丢回秦府。

大秦氏被丢回了娘家,大约才意识到这是现实,放声痛哭起来。

她倒也不傻,晓得钦安伯是被人挑唆,这位是秦右丞一母同胞的妹子,对皇后、子若几个亲侄女当然疼爱得很,事实上旖景安返,大秦氏晓得子若处境艰难,不少散布苏妃多妒不贤失贞不德的闲话,这时一口咬定就是楚王妃打击报复,若没苏、楚在后撑腰,给钦安伯一万个胆也不敢在她面前说句重话。

一番义愤填膺,自然把秦怀愚闹得怒火焚顶,他自是不会糊涂到仅凭猜测就去祟正坊闹事,让人准备车與,打算的是和钦安伯理论,他就不信,儿子还是天子信臣,孙女儿还是皇后,居然拿捏不住一个懦弱无能的钦安伯。

这日虽是阴天,雨却停了,为图凉快,不少贵族夏季乘车选择的都是只有穹顶却无实壁这类,四面仅有垂帘,影绰能看清车中何人。

恰逢那龚老爹,因与人私奔的女儿龚氏朝早回了锦阳,直奔顺天府就自首去了,说是得了相府豪仆的威胁利诱,才散发不利楚王妃的言论,龚老爹晓得这事,吓出一声冷汗,便有往常交好的替他出主意,苏、楚两府可不好惹,为了申明老叔叔你与此事无关,干脆去柱国府门前闹上一场,秦公被太皇太后夺了职,可不比当初,这时势必不敢再仗势欺民。

龚老爹于是就纠结了一帮哥们儿气势汹汹来了,再兼古秋月暗下收买的不少地痞,也来拥堵围观,龚老爹积蓄了一嗓子悲愤,还没开嚎,就见车與出来,有人便道:“那位可不就是秦公?”

于是龚老爹闷着头就挡在了车前,真真一番哭骂,称秦府心怀叵测,逼迫龚氏行恶,搅得他一家没有活路,受人耻骂。

秦怀愚哪曾料到这事,越发火起,当即下令家丁上前驱逐,一脚踹翻龚老爹,要把他捆绑送官。

人群中人不知有谁高喊一句:“秦公果然张狂,青天白日众目睽睽就敢仗势欺民,难怪那时会进馋言,蛊惑圣上滥杀无辜!”

秦怀愚大怒:“大胆刁民,竟敢诋毁圣上!”

“这厮是要谋反了!分明质疑的是你,咱们何曾诋毁圣上?难不成你自以为是天子不成?”

也不知是谁带的头,群情激愤,菜梆鸡蛋臭鞋纷纷袭来,秦怀愚见家丁呆怔,一掀竹帘出来就要斥喝威慑,也不知哪个红了眼,随手拣起一石头正中目标——堂堂柱国就被砸破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