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明
字体:16+-

第六百二十二章 欧洲之行(一)

姜淑让和威德尔的担心变成了事实,在开普敦附近,联合舰队遭到了荷兰优势兵力的拦截。

姜淑让所率领的船队,仅仅只有四艘两层甲板战舰,威德尔亦只有六艘战舰,其吨位、火力皆不及荷兰人的舰队。一番苦战之后,姜淑让与威德尔各损失一条战舰,方才摆脱荷兰人。

历经七个月的远航,经历了海盗袭扰、暴风雨袭击、荷兰人拦截等诸多困难,姜淑让损失了一条战舰、两艘商船,最终抵达里斯本。

整个里斯本,陷入了狂热之中。

中国与欧洲直接往来的历史,要追溯至东汉桓帝延熹九年(166)大秦王安敦遣使到东汉。到了奥斯曼土耳其兴起,整个欧洲笼罩在奥斯曼的威胁之下,自然而然地想与东边的中国一起对抗奥斯曼。

这时,马可波罗游记适时地出现,掀起了一股中国热。

后来,西班牙、葡萄牙兴起,西班牙与土耳其海军在地中海连番大战,最终解除了土耳其的威胁。中国热才慢慢消退。

当葡萄牙率先来到东南亚,欧洲人与中国人的交流才正式多起来,中国精美的瓷器、华美的丝绸、茶叶成为身份的象征,得到了欧洲达官贵人的热烈追捧,中国热再一次发酵。

再加上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在东南亚进行转口贸易,赚取暴利,中国被视为富饶、文明、强大的国度。

传教士们相继来到大明,介绍大明的各种笔记、书籍开始流入平常百姓家,几乎所有的欧洲都对大明充满了好奇,充满了热情。

现在,大明舰队一行七百多人,居然活生生地出现在他们眼前,里斯本百姓的热情一下子被引爆,每日至港口观看中国人的百姓不计其数。

在英国人的牵线搭桥下,布拉甘萨公爵以贵宾之礼招待姜淑让一行,允许大明船队在里斯本销售货物。

货物一经展示,热情的里斯本百姓彻底被惊呆了。直到此时,他们方才意识到,足足一个多世纪,他们完全被奸商蒙骗了。相比较姜淑让携带至里斯本的瓷器、丝绸和茶叶,以前奸商贩运的货物都是垃圾!

姜淑让携带的货物,的确是高品质货物。相比较后世的中国而言,大明百姓的消费能力算得上全球之冠,因此,最精美、最昂贵的货物都留在了大明,与后世中国将质量最好的货物销往国外完全不同。

而且,仅仅七八年以前,欧洲商人所能获取到的丝绸等物,一般都通过走私等非正常渠道得到,其品质哪能与姜淑让携带的货物相比?

于是,甚嚣尘上的中国热,出现在里斯本,就成了必然。

姜淑让繁忙无比,日程排得满满的,与里斯本的贵族们打成一片。不过,姜淑让始终牢记身上的重任,他找到恰当的机会,向布拉甘萨公爵提出,共同构建海上自由贸易秩序,联合打击海盗及其他威胁海路安全的势力。

说穿了,就是让葡萄牙与大明一道,保护来往西洋、大西洋的商旅。也不知道布拉甘萨公爵对葡萄牙的实力缺乏信心,还是看穿了大明的图谋,与或是正忙着造反,根本无暇他顾,布拉甘萨公爵对此反应冷淡,没有实质性的举措。

鉴于葡萄牙人没有进一步合作的意向,再加上姜淑让切身体会到葡萄牙暮气沉沉,于是,姜淑让一行在葡萄牙停留两月之后,由里斯本起程,前往伦敦。

如果说葡萄牙对大明舰队的来访,有点被动接受的话,那么英国则全然不同,至始至终对大明舰队的来访充满了期待。

一则,威德尔为了显示自己的功绩,充分调动自己的故交,到处宣传大明是何等文明、何等富饶、何等强大,与大明直接交流将给英国带来无法估量的利益,直接激起了伦敦人对大明的热情;二则,国王查理为了统一苏格兰、英格兰的宗教活动,正筹备打第二次主教战争,但是议会拒绝拨款,不得已之下,查理典卖妻子的嫁妆,为战争筹款。查理窘迫至斯,威德尔将大明船队带至他的面前,他理所当然地想通过扩大与大明的贸易,为战争筹款。因此,查理日夜期盼大明使团的到来。

三则,无论是英国的贵族,还是新兴工坊主,都非常清晰地知道,英国的殖民势力目前主要集中在北美的新英格兰、弗吉尼亚等地,至于印度洋、南洋,基本上算是空白。若能与大明搭上关系,可以趁机将英国的势力伸展至印度洋。

多方面因素之下,伦敦上自国王、下至黎民百姓,对大明使团的到来,规格空前,创造了历史。

姜淑让一行,得到了国王查理的热情接待,并且前后三次设宴款待远方使团。查理还召见姜淑让,详细了解大明之风土人情,并探讨双方可能合作的范围。

姜淑让趁机抛出了海上自由贸易的提议,查理非常感兴趣。

查理不可能不感兴趣,毕竟,所谓的海上自由贸易,其目标就在于打破东西方航线由葡萄牙、荷兰、西班牙控制的现状。无论是大明,还是英国,都迫切希望改变受制于人的现状。

与查理搞好关系的同时,姜淑让还把目标瞄准了上下议院。

下议院多由新兴工坊主、冒险家、商人组成,不用姜淑让主动接触,他们就如鲨鱼嗅到了血味一般,围拢上来,试图在姜淑让身上找到新的发财路子。

相比较下议院的热情,上议院反应显得有点冷淡,不过,也无人反对与大明发展新的关系。

至于伦敦的黎民百姓,首先如里斯本百姓一般,被精美的货物吸引,旋即,他们对大明人的衣着、烹饪疯狂追捧,直接掀起了一股潮流。街头巷尾,皆在议论大明人的习俗,尤其是年轻人,对大明人束发的习惯非常着迷,以至于伦敦街头出现了束发的英国人。

频临阶层分裂的英国,在对大明使团的态度上,居然莫名地达成了一致,堪称近十多年来的奇迹。

当然,姜淑让除了完成经济与政治任务外,令麾下大肆收集英国及欧洲的情报,收罗各类书籍……

提出海上自由贸易,合作打击海盗及维护航线安全的理念,乃林纯鸿试着改变欧洲局势的第一次试水。

姜淑让出使之前,林纯鸿将张道涵、周望、张兆及他召集在一起,详细商讨过这个问题。

若欧洲和大明真能实现海上自由贸易、共同维护海上安全,显然对荆州有利,对整个华夏文明有利。毕竟,大明人口超过远超过一亿,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还拥有辽阔的疆域、丰富的物产,再加上蓬勃发展的棉、毛、丝织业、瓷器业、钢铁业、造船业,大明必然处于贸易的优势地位。利用这种优势地位,大明人将逐步分布至世界每个角落,让华夏文明拓展至全世界。

事实上,在大明周边海域、南洋,林纯鸿建立的海上规矩,就是自由贸易、维护海上安全。不过,当林纯鸿想在西洋(印度洋)立下这个规矩时,遭到了葡萄牙果阿当局及荷兰的强烈反对,葡萄牙坚决拒绝金票在印度流通,就是明证。

林纯鸿、张道涵等人一致认为,当前,最有可能支持西洋自由贸易政策的,就是英国、法兰西。因为,当前西洋为葡萄牙、荷兰所控制,英国和法兰西属于后起之秀,要在西洋活动,得看葡萄牙和荷兰的脸色。自由贸易政策,无异于向英国和法兰西打开了一个口子,为两国在西洋拓展势力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林纯鸿令姜淑让在英国提出海上自由贸易政策,用意非常简单,就是想提前激化英国、荷兰之间的矛盾,让荷兰趁着英国革命时,趁火打劫。荷兰与英国国力差不多,谁也无法吞掉对方,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战争旷日持久,给大明充足的时间经营西洋乃至大西洋。

姜淑让从抵达欧洲的第一天开始,就在努力践行海上自由贸易的计划,现在势也造了,该拉的关系也拉了,就看英国是否上钩。

东方人并不比西方人聪明,在理性思维上,东方人甚至还有所不如。姜淑让在里斯本及伦敦多次提出海上自由贸易政策,引起了荷兰人的警惕。荷兰的共和派约翰-德-维特,看穿了林纯鸿的图谋,并提醒了荷兰议会大议长。大议长向英国就在好望角海域袭击威德尔一事表示歉意,并主动赔偿损失,同时,还就海上自由贸易一事提出了严厉警告。

警告本身,英国人并不放在眼里,只是,维特的一句话,让英国人悚然一惊:大明人口足足有万万,英格兰、苏格兰及威尔士准备拿出多少人口参与海洋自由贸易?

一句反问,彻底惊醒了做着美梦的英国人,英国朝野犹豫了,开始冷静地思索海上自由贸易的利弊得失。

最终,国王查理及下议院大多新兴贵族皆认为,支持海上自由贸易,英国所获之利远小于大明,甚至还有可能面临着被大明挤出印度洋的风险。

也就是说,英国支持海上自由贸易,很可能会为大明做嫁衣。

姜淑让并不知道荷兰与英国之间的互动,当他再次提到海上自由贸易政策时,查理及一些贵族皆有意无意地避开这个话题。

姜淑让明白,林纯鸿试图影响欧洲局势的努力,遭到了失败。

不过,林纯鸿对此事抱着试水的态度,并不特别在意是否成功。毕竟,欧洲相距大明数万里,往返一次足足需要年余,要影响欧洲的局势,谈何容易?

姜淑让不再提此事,而是将绝大部分精力投入至收集情报、收罗各类书籍上。

他万万想不到,瑞典人会送给他一份意外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