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大军阀
字体:16+-

第五百八十六章 毒气弹

随着东北战区不断往辽东半岛上增援兵力,尤其是之前部署在朝鲜地区的数个独立炮兵旅也是被抽调到了旅顺前线,极大的增加了梁训勤第三军的攻坚能力。

九月六号,第三军下属的第二十七师对旅顺要塞外围的重要据点尔灵山堡垒,也就是常人口中的203高地发动总攻,由于在之前的长达数月的包围炮击以及爆破战当中,已经在203高地外围修筑起了一道完善的进攻战壕体系,而且大量的爆破也是破坏了众多的日军堡。实际上最后的总攻就是一临门一脚,第二十七师要做的就是把这个已经是被差不多磨平了利角的堡垒彻底的踹到。

而在这场战役中,随同第二十七师一起进攻的还有一支由国家军事委员会直辖的独立炮兵营。

这个独立炮兵营和普通的炮兵完全不一样,虽然他们也有装备火炮,但是他们所用的炮弹却是有些奇怪,一个个都是画着骷髅的样式,这个样式普通士兵或许还人不出来,但是稍微了解世界军事装备发展的军官大多都能够认出来,这是毒气炮弹的标志。

而这个正式番号为独立第六炮兵营的部队就是一支以毒气弹为主要作战装备的化学部队。

对于上头把这个毒气部队派到旅顺战场来,很多军官都是严重反对的,就连旅顺战役的指挥官第三军的军长梁训勤对于国家军事委员会决定使用毒气也是颇有微词,认为使用毒气弹是对双方军人的侮辱。但是面对着进攻旅顺而出新的重大伤亡,就连梁训勤也不得不承认,为了攻克旅顺被迫使用毒气弹也是属于无奈之举。

毒气战,这东西不是什么新鲜玩意了,早在一战早期欧洲战场上就已经被大规模使用,1915年德军率先使用氯气,然后是英法联军也是同样使用毒气还击,双方的毒气战从氯气到光气再发展到毒气之王芥子气,可以说依靠着一战的春风,不但让坦克、飞机这些新式武器成为了重要的作战力量,而且还让化学战成为了举足轻重的力量,一战中交战双方至少使用了十几万吨的毒气,种类达到四十多种,至少造成了十几万人的死亡一击近百万人的受伤。其作战效果算得上是仅次于重机枪的呵呵威力了。

欧洲出现毒气战的时候,中国自然也是及时跟进,只不过受限于国内的化学工业这毒气弹的研制和生产一直都不顺利罢了,要不然陈敬云早就在前几年的俄国内战上使用了,至于人道主义这些东西,陈敬云向来都是没在意过的。

都打起仗了,两国军人都在用子弹和炮弹生死相搏了,难不成还死抱着一个人道主义的虚名,有毒气也不用?在陈敬云看来,这毒气就和机枪步枪没什么区别,只是一件武器而已,自己要是有了就肯定得用上嘛,要不然还放在家里发霉坐视前方将士死战啊。

国内发展了好几年后,这毒气也算是走上了正轨,虽然产量不咋地,但也囤积了几千来吨的芥子气,朝鲜战役之所以没用上,是因为朝鲜战役是以运动战为主,基本上是依靠装甲集群快速突破,迂回,然后歼灭,说的不客气些那就是连给化学部队展开打毒气弹的时间都没有,而且也是为了保障突然性,这要是在朝鲜战场用了让日军有了防范,那么在旅顺用起来效果就要打一个大折扣了。

而要使用毒气的话,对敌人的固定阵地,比如一战时期的西线战壕,再比如旅顺这种固定堡垒,才是毒气的最佳使用场所。而这也是为什么一战里毒气横行其道,而二战里头很少使用毒气,原因不是因为二战里各国的政治家和将领们的人道主义精神比一战时候强,而是因为毒气在一战时期的战壕里效果很大,但是对于二战的装甲部队、以机动战为主的战争来说效果极其有效,还有个重要原因就是,一战时期尤其是前期的防毒面具不咋地,而二战时期有了一战的例子在,防毒面具很完善,单纯的毒气攻击不太可能取得什么战果。

毒气的没落不是因为它不人道,而是作战效能急速暴跌,说起人道因素,那些凝固汽油弹,温压弹,核弹、中子弹,次声波炸弹一个个都比毒气狠,但是也没见他们禁制不用啊。不说这些东西了,就说常规武器里的机枪,世界上所有武器里头包括核弹、毒气在内,没有什么比机枪杀人杀的更多的了,毒气和机枪比起来那就是小儿科,可是为什么各国不把机枪列入禁制使用的范围之内呢?很简单,就是机枪杀人杀的够厉害,杀的够多啊!

战争中说人道主义,基本上就是瞎扯淡!

为了让攻克旅顺更顺利,让士兵们收到的伤亡更小,所以陈敬云一直忍着直到总攻的时候才把独立第六炮兵营这支化学部队投入战场。根据军事情报处的情报显示,日军这些年虽然也有防生化方面的研究,日军自己也开发了毒气,但是对于毒气还没有太过重视,防毒面具的装备数量很有限。而这个是因为亚洲战场里尚没有大规模出现毒气战的缘故,其实不但是日军,就连中国陆军自己也没有大规模装备防毒面具。

当独立第六炮兵营向日军的203高地发射毒气弹的时候,大量芥子气开始弥漫在日军堡垒内,为了避免让自己的毒气弹误伤,进攻的前线步兵已经是全体装备了防毒面具,此外由于芥子气对于皮肤也有伤害,所以担任最前线进攻的2713营更是全体穿上的防护服,基本上全身都是笼罩在内。

当大片的芥子气笼罩了整个203高地的时候,里面的数千日`本守军因为缺乏防毒面具以及防护服而陷入了困境。

2713营穿着防护服突入了日`本堡垒后,面对战壕堡垒内的复杂工事,2713步兵营更是首次大规模使用了毛瑟C96冲锋手枪,以获取狭窄地形内的密集火力,1896年设计的毛瑟C96手枪并不是什么先进货色了,早在辛亥年的时候陈敬云就已经是从德国进口了一批半自动式的毛瑟C96并装备了警卫师和他私人卫队,毛瑟C96手枪作为手枪来说是不合格的,别说世界各国列强部队了,就连中国陆军也看不上,主要是作为手枪来说毛瑟C96价格太高,重量和体型都太大,作为手枪来使用的话很不适合,世界各国陆军里头唯一正式列装毛瑟C96的军队是一战时期的德军,而那时候德军之所以装备毛瑟C96,那是因为德国的主要手枪鲁格手枪数量严重不足,基本上就是一个临时代替的产物,一战后现存的德国陆军立马就把剩余的毛瑟C96给全扔掉了。

作为手枪来说毛瑟C96不合格,而作为步枪的话毛瑟C96同样不合格,过小的威力,极小的射程都是缺陷。

介于手枪和步枪之间的毛瑟C96并没能在这一二十年里大规模装备各国陆军,而历史上中国之所以大规模装备毛瑟C96,那是因为军阀混战的年代这些军阀部队都极度缺乏自动火力,需要利用毛瑟C96冲锋手枪来补充自动火力,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一战前后各国都对中国有所谓的军事制裁,不允许向中国出口大威力武器,但是手枪不在限制之内,所以作为手枪的毛瑟C96就成为了很多军阀外购武器时的最爱。

而目前中国陆军乃是一支正规陆军,机枪火力不缺,激烈的战斗中也轮不上手枪有开枪的机会,往往用上手枪的时候,战局已经是完全崩溃,那时候手枪除了自杀基本就没用处了,所以中国陆军里的手枪和其他国家陆军里的手枪一样,用途就两个,一个是装饰,一个是自杀!

这种情况下,中国陆军自然不会用不伦不类的毛瑟C96,甚至连德国的鲁格手枪都没选用,而是用了美国的M1911手枪,也就是国产化的元年式手枪。

但是毛瑟C96它并不是单纯的手枪,而是一款自动手枪,由于较大的体型甚至可以在加装了肩托以及大容量的弹匣后,完全可以演变为小号的冲锋枪,这种变化在冲锋枪出现之前,完全可以成为短距离狭窄地形交战的时候让全自动版本的毛瑟C96成为一种合适的武器。

而陈敬云的卫队,也就是总统府武官侍从室的官兵们所装备的就是这种类型的毛瑟C96,乃是南京轻武器兵工厂根据毛瑟原厂的C96更改了部分设计而来,设计采用了二十发的可拆式弹夹,配有枪托甚至有消音装置,口径是改过了的,不是原版的7.62毫米而是采用了9毫米,为的就是用上中国的制式九毫米手枪弹,这种改型陆军里没有给予正式编号,而是用了厂家给C96冲锋手枪的名字。

由于总统府武官侍从室虽然名义上归属国家军事委员会,兵员也是从警卫师里头挑选出来,但是实际上和陆军没啥关系,这单纯就是一个陈敬云的私人卫队。所以这装备上也是自己做主,而且基本上所有装备都不是制式产品而是改装过的,比如步枪,虽然选用的是1916年式步枪为原型,但是卫队的步枪枪管要比原型枪短得多,甚至比骑枪都短,而且大多装备了瞄准镜。另外还装备了毛瑟C96冲锋手枪,除了这个外还根据卫队个人的喜好选择手枪。总之这装备是五花八门不伦不类。然而陈敬云在看到了加装了枪托的毛瑟C96后,一下子就是想要把这个枪直接当成冲锋枪使用了,于是乎就随口吩咐了下去让旅顺前线部队先装备一批试验试验具体的实战效能。

2713步兵营因为处于旅顺前线,就是试验部队之一,装备了大批的毛瑟C96冲锋手枪。这些冲锋手枪如果是在正常距离交战的话,说实话一点用处都没有,因为正常的野战交战距离基本都是达到了一百米以上甚至两三百米,这个C96冲锋手枪射程都不够,但是对于现在的攻坚作战里,尤其是需要突入敌军堡垒的时候,C96冲锋手枪的密集火力以及短小的体型就是体现出了优势。

除了毒气弹、冲锋手枪外,进攻部队还大量使用了喷火器,喷火器这玩意也是一战时候欧洲西线率先使用,中国战后也研发装备了一部分,这一次为了攻克旅顺也是把喷火器部队给抽调了过来。

攻克203高地的过程中,进攻部队基本上都是大量运用毒气弹、近战后使用手榴弹、冲锋手枪以及喷火器,这一系列新式战术的运用让第三军在进攻旅顺的过程中伤亡人数大大减少,而推进速度却是极快。

数天后的九月九号,第二十七师就已经攻克了203高地,随后炮兵部队在这里建立了观察所,指引后方的重炮进行射击,甚至把大量火炮都直接拉上了203高地。

随着203高地的攻克,拿下旅顺要塞已经是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