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狂人
字体:16+-

第三十章 幕后黑手袁世凯(求订阅)

在河南安阳洹上村“养寿园”赋闲养病的某前军机大臣,正手握电报眼神凌厉。

目前他的情况不是很好,虽说北洋自从李鸿章死后就是他在当家,在朝堂上的势力绝对是独一份的,可他毕竟是一个汉人,手中的权势大盛难免不会受到满清皇族的猜忌……

1908年11月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相继病死,年幼的溥仪继位,改元“宣统”,其父载沣为摄政王。载沣因为反对袁世凯的很多新政措施,更因为戊戌政变一事(他怀疑袁世凯出卖维新派,致使光绪被慈禧太后幽禁至死),对袁世凯非常痛恨,成为摄政王后立即解除袁世凯的官职,袁称疾返回河南,最初隐居于辉县,后转至安阳。袁在此期间韬光养晦,暗地里仍关心政事,等待时机复出。

这次安徽革命党新光复会起义,闹出的声势着实不小连朝廷都给惊动了,为了给朝廷找些麻烦和自己尽快复出,他利用自己在军界的关系暗中动了一些手脚……

那两支让朱家宝埋怨不已,痛骂成废物被阻挡在革命党光复军势力之外的清军,他们之所以迟迟裹足不前,受到光复军极大抵抗是一方面,真正让他们出工不出力的还是来自袁世凯的暗示。

河南的清军就不用多说了,是袁世凯的家乡军队,能不给他面子么?江苏那边的情况也差不太多,总之朱家宝被自己所敬重的恩主狠狠的刷了一把!

待在‘养寿园’的前军机大臣老袁可不是真的在养寿,为了复出他可是做了不少‘幕后’工作的。在这庭园之内铺设的电报线如同蜘蛛网一般,外界的一举一动都掌握在他手中,不管是起义军还是清军的动向都在第一时间被送到他的房间。

不能说他的暗中所做没有效果,尤其是现在烽火连天的当口,各地清军太不给力了,安徽全省糜烂还丢了六安和合肥两府。六安还没什么,穷地方一个,丢了就丢了乱党也不能怎么样。可是合肥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这一下子让朝堂上的衮衮诸公感到惊心不已。

更让他们吃惊的是,朝廷派遣过去的援军,竟然被挡在门外不得寸进!

什么时候,革命党人变得这么强大拉?

他们可是生怕再一个太平天国出现,朝廷和他们都经不起这个折腾拉!

为了以防万一,他们一边频频急电前线将士,让他们务必以最快速度扫清叛匪,另外一边邀请朝中元老上折子请袁某人出山。坊间的流言也慢慢多了起来,像如此大规模的起义,唯有袁公才能将其平灭的声音,唯有袁公才能震慑宵小的传言在京城突然多了起来。可惜,杀子之仇不共戴天,总理大臣摄政王载沣根本就没把这事放在心上,将这些传到他耳中的声音全部屏蔽,谁再敢传就整谁!

得到京师传来的消息,袁世凯心头恼火却并不着急,现在他有的是大把的时间,等到局势进一步恶化的话,朝廷也只有他袁某人可用!

他现在的生活很惬意,用不着跟上朝堂那帮人勾心斗角,也不用整天小心翼翼的防备着摄政王的明枪暗箭,更不用为怎么镇压安徽革命党而头痛。

多年沙场经验,让他十分敏感的意识到了安徽的事情并不好办。革命党起义军这次的行动很不一般,很有章法并不像以前那样胡来乱打。特别是六安的陷落,让他怎么也想不清楚是怎么一回事,这也太容易了吧根本就没有一点征兆的说!

不过为了自己的复出,朝廷损失一点没啥。虽然心中有些想不透,但手握北洋六镇精锐的他并没有太过放在心上,自信在中国军事实力他属第一!

“都是一些没有远见的愚夫,我看他们实在难以成大事。”跟在袁世凯身边的幕僚也是一个心高气傲之辈,对这些革命党乱民们的起义根本就不屑一顾。在他看来,南方的新军屁都不是,连几个叛乱的乱民都对付不了,要是北洋新军上阵的话……

袁世凯轻笑了声:“不要太小瞧了他们,兔子急了还咬人呢,更何况饿的眼睛都发绿的饥民?革命党王进到是一人物,可惜目光短浅了一点。对了,合肥最近有行动了没有?”语气中有淡淡的失望。

清军布置在六安和合肥外围的封锁线到处都是破绽,老袁本指望王进趁机多占领一些地盘,他都已经暗中布置了下去,可王进这家伙怎么迟迟不肯上钩?

“没有任何动静,好象已经满足占领合肥一样!”幕僚眼中的不屑一闪而过。这样不思进取的角色,怎么可能入得了他的法眼?

“你们有什么看法?”袁世凯眉头一皱,看向了其它幕僚。

“大人,是不是和广州那边的事情有关?”另一个幕僚小心翼翼提醒道。

“恩,这个倒是很有可能!”袁世凯摸了摸下巴上的胡子,眼中闪动着莫名的光彩:“同盟会这帮家伙,真是让人失望之极啊……”

“大人,我觉得咱们不应该小瞧了六安的革命党光复军。根据前线将士回报,他们所面对之乱军火器极其凶猛,不仅人人都有快枪在手,而且还装备了十分罕见的机关炮(马克泌重机枪)和快炮,估计就连安徽混成协的火力也比不上他们凶猛!”

“哦,还有这事?快把先前的情报拿来,我看看……”袁世凯吃了一惊,急忙接过幕僚递过来的情报仔细看了一眼,脸色变得有些凝重:“不是都说革命党都是穷光蛋吗,他们哪来的钱购买如此多的精良装备?”

一众幕僚面面相觑,他们哪里知道这些?

他们以前听都没听说过新光复会这个名字,后来查了一下发现他们不过是在同盟会羽翼慢慢成长的雏鸡,谁会注意到这样一个起眼的组织?更何况他只是同盟会下的二级,甚至是三级组织机构,房内的这些高层人士,他们眼中只有孙中山、黄兴、宋教仁之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