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骨
字体:16+-

再说儒家治国与法家治国(今日正文已更)

(这是书评区答“我意即神意”的书评。)

“严刑峻法,苛责劳役”用这句话来评价秦始皇的法家治国思想我认为是不妥当的,法不是暴,秦也不是暴秦,若秦是暴秦,他如何能从一偏隅小国统一偌大的中国?难道就因为他暴,所以他就统一了?这是说不通的。关于秦朝灭亡,我认同《大秦帝国》作者孙皓晖的话:“秦的灭亡,是因为秦始皇没有把商鞅确立的战时法律制度,转型为和平时期法律制度。法家历来有‘法、术、势’三个流派,商鞅遵循的是‘法治’,到秦始皇这里,他个人的强大威望和战时法律制度一结合,就变成了‘势治’。一旦这个权势人物死去,帝国也就坍塌。”

我们可以做一个假设,如果秦始皇在晚年也像汉武帝一样,与民休息,秦国会如何?若是秦始皇之后是扶苏继位而不是胡亥,又会如何?如果不是赵高那厮....虽然这些假设现在看起来没有意义,但这起码可以说明,秦的灭亡,不是法家治国的必然。法家治国,也不是不懂得养民休国。

神意兄认为西汉武帝之强盛,是因为他奉行外儒内法,我不敢苟同。

首先,我觉得我们应该弄明白,西汉武帝时期他强,究竟强在那里?

一般衡量一个国家之强,我窃以为有几个标准。一者,在于百姓。百姓的人数是不是足够多?百姓的生活是不是水深火热不堪折磨?二者,在于吏治。政治是否清明,国家是否昏暗。三者,在于对外关系。国家是否独立,对外战争是否能胜,不用受外族压迫侵扰?四者,在于经济。经济是否繁荣?五者,在于文化。至于其他,则是其次。

那么我们看西汉武帝时期。百姓人丁多,粮仓丰腴,不在于武帝之功,而在于文景之治,这与刘彻关系不大,自然也就扯不到儒家的关系上,那是黄老之术的功劳。武帝万年的轮胎罪己诏,若说儒家,不如说黄老之学的成分更重些。因为与民休息就是黄老之学的题中之义。吏治,看吏治看百姓生活的怎样即可。可见在武帝继位前,西汉吏治就不差,当然,武帝上台后,也有不错的举措,但是这与儒家思想无关,更多的是法治的功劳,酷吏郅都这些人行的可不是儒家思想。对外关系,武帝一朝最突出的功绩就是对外武功了。漠南无王庭,开疆扩土,百越之地等等。但也就这些了,漠北决战之后也即后来霍去病死后,刘彻打匈奴打得并不如意。这个,与儒家明显无关。经济就更不用说了,儒家重农抑商,而发家重农犹在儒家之上,也不歧视商人。文化,董仲舒那厮搞独尊儒术这一招,对文化繁荣可是没多大好处的。商君可没跟嬴渠梁说过这个毒招。另外,所谓焚书坑儒坑的也只是方士,这个很多人多有误解。

所以说到底,西汉之强,跟儒家没几毛钱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