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不为后
字体:16+-

【庙堂卷】二 吉日良辰

“对不起,王团头;我也是被逼无奈才带他来找你的,你还是和他合作为好,我们惹不起的。”司马空怕他在发火,而将事情搞僵,就连忙劝道。

王团头疑惑地看着眼前的黑袍人,也感到这人来意不善,冷峻的脸色,冷冰冰的话语,都预示着此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样子;可是自己身为丐帮的一名有些名望的舵主,如果被人如此就吓住,自己今后将很难在丐帮内立足。

想到这里,王团头上前一步说道:“既然朋友是有事要询问,我本该协助你;可是我们丐帮也是有规矩,使我很为难,不如这样吧,我向朋友讨教几招,如果我不巧胜了,朋友你就哪里来的,就那里回去。”

“可是如果我不小心将你给杀死了,我的事情由谁来回答?”黑袍人依然是冷冰冰的语气,而且语气中的杀气,越来越让人感到好似实质的东西,散布在空气当中一般。

站在旁边的司马空,浑身忽然抖动了几下,不由自主的向旁边推去;在感到没有威胁之后,他这才遥遥喊道:“王团头,你就和他合作吧,别再讲什么规矩了。”

然而此时的王团头,已经是有苦自知;身体被对方传出的寒气所包围,自己的手脚已经有些麻木,只好赶紧运气抗衡这股寒气。

“看招!”心知不能再等的王团头,脚下猛一用力,一下子窜了过去,话音未辽宁,抬手就是一拳。

“你真要动手吗?”来人并没有应战,反而后退了一步,冷冰冰的问道。

“我就这样乖乖的回答你的问题,如何向总舵交代。”王团头两手放在胸前收紧门户,紧盯着来人,声音低沉的说道。

“我只是问你一个问题,你回答完我就走,没有人会知道我们这次的会面。”黑袍人眼见王团头没有很大的敌意,声音温和的说道。

看了司马空一眼,王团头转而低头沉思。“你不用担心司马镖师,他是绝不会说出去的;如果他有任何的泄露,他知道后果。”黑袍人语气变得很冷。

“我根本就没看到什么,我今天独自在家喝闷酒。”司马空声音颤抖着说道,接着,转头狂奔而去。

“好!既然是这样你,你就问吧。”眼见得司马空这位久经沙场的镖师,竟然怕成这个模样;衡量一番之后,王团头说道。

“你们丐帮昨天有谁守候在皇城南边的城墙下,我想问他们一个事情。”黑袍人紧紧盯在他的脸上,声音低沉的问道。

“你想问什么?”王团头脸色一变,声音有些颤抖的问道。

“嘿嘿!看来王团头知道些什么,对不对;如果是这样,就好办了。”黑袍人一看他的脸色变了,嘿嘿一笑提醒着。

“你到底什么人?为什么要调查这件事?”王团头神色紧张,连问两声。

“如果你不想丐帮大祸临头,你还是不要问我的身份为好,不然,到时候就别怪我没提醒你。”

不住的打量来人的打扮,王团头心头翻动不已,思量了好一会儿,这才说道:“昨天晚上确实有两名帮众正巧窝在皇城根下,因此他们目睹了整个事情的经过;他们吓得连夜跑到我这里汇报,所以我才惊疑你问什么要问这件事情。”

“我不是对他们不利的,恐怕除了我们,还有别人要找他们;你将他们交个我,我会保证他们的安全。”眼见得事情有了缓和,黑袍人也收回了一直围绕在王团头周围的寒气,语气变得和气的说道。

感到身体完全自由的他,再次陷入到了沉思。“不必想得太多,还是将它们交给我们为好;不然被另外的人找到了他们,你们丐帮恐怕真的会烟消云散,到时候,你就会是丐帮的大罪人。”黑袍人声音变得很诚恳的说道。

“好!我就冒一次险,相信你们这一次;如果我错了,我会自杀以恕自己的罪孽。”王团头语气坚定的说,两眼闪着明亮的眼神看着黑袍人。

“我向你保证,只要他们在我们手里,没有人敢动你们分毫。”黑袍人也很庄重的回答他。

“好!跟我走,我带你们去找他们。”王团头完全是一副舍身就义的神情,悲壮的走在前面..........

当第二天早朝的时候,众臣山呼完毕之后,李善长走出队列,向上一拱手,大声说道:“吴王殿下,臣觉得国号应该重新确定,以便让建国大典如期举行;更可以让黎民百姓受到更好的管理,以便让国家富强起来。”

“是啊!臣也觉得应该重新确立国号,以利于国家和人民。”新近被李善长推荐为知事的胡惟庸,走出队列,也上前行礼,高声说道。

看到两人对于刘伯温所推举的‘明’字国号大肆反对,和他们同流的文武官员,很多人也向朱元璋表示反对以‘明’字为国号。

眼见得这些人支持自己的奏折,李善长更是洋洋得意的看着站在一旁的刘伯温和楚流烟等人,向上再施一礼说道:“吴王殿下,中书令所推举的国号,还没等确定,就在皇城引起了大火;这种违反天怒的事情,我们这位熟知天文地理的中书令,这次为什么没有想到这一点呢?”

“殿下,左相国所说确实有理,我不知道我们这位据说熟知天文地理的刘伯温刘大人,这次为什么会做如此反常的事情。”胡惟庸接过话题,更进一言。

听了李善长等人的奏言,再想想前天晚上的大火;朱元璋也觉得难以下定论,只好转脸看着一直静静站立的刘伯温和楚流烟等人的身上。

“刘爱卿,不知道你对左相国的话,有什么要讲的吗?”朱元璋语气温和的说道。

“吴王,臣没有什么要说的;而且事情在没弄清楚之前,臣收回以前的提议;请吴王殿下准予臣之所奏。”刘伯温神色很平静,不温不火的说道。刘伯温为人,素来温文有礼。虽然在朝堂战场的历练之中,让他变得坚持。有一些东西,仍旧是不能改的。

“这.....这个........这个嘛.....”有些心动的朱元璋,自己也拿不定主意。朱元璋心机深沉,他故意做出危难之色。其实事情的是是非非,他如何能不清楚?

只不过,所谓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如果李善长与刘伯温等人可以互相对抗,对皇帝而言,绝对会有好处。这,就是作为一个主上,驾驭群臣的权术政治。经过十数年的战争,朱元璋已然渐渐明白。

看到朱元璋的反应,李善长等人心中窃喜;李善长连忙给胡惟庸使眼色,心领神会的胡惟庸再次走出队列,向上启奏道:“殿下,既然刘大人自己也觉得这个提议不好,希望收回;臣觉得这让很好,既让刘大人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又不至于让殿下为难。”

那些跟风者,听到胡惟庸都说到这份上了,更是不断地走出队列,向朱元璋上言,希望收回成命,另外确立国号。

看到自己的计谋完全得逞,李善长摸摸揣在怀里的一个奏折,想到吴王批准自己所推荐的名号时,自己更会受到吴王的宠信;到那时候,自己可就真的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了;就在他想象着今后的美好前途的时候,一直没有出声的楚流烟军师,走出队列,向上行礼并大声说道:“启奏吴王,臣有本奏。”

一看楚流烟有本要奏,李善长一流的官员们立刻闭上了自己的嘴巴,静静的注视着她的举动;因为每个人都知道,这位女军师在吴王心中的地位,这时候可没有人去触霉头。

“楚爱卿有何本奏啊?”朱元璋语气很温和的说。

“这是臣昨日派人查询的一些事情,请殿下过目。”楚流烟将奏折高举过头,向朱元璋说道。

在龙案旁侍待的太监连忙走下品台,取过楚流烟的奏折,送到龙案上。朱元璋打开仔细的看了一眼,又抬起头看了李善长一下;接着又继续看了起来,而且脸色变得有些阴沉;这些情形落在李善长的眼里,心忽然跳的快了起来。

李善长不由得思量起来:“难道起火的缘由,真的被这个善于计谋的女人,给搞清楚了不成?怪不得这两个家伙一直无动于衷;不对,恐怕只是这个该死的臭女人在暗中调查,不然牛鼻子不会要求收回提议。”李善长由于心中有鬼,不断思量楚流烟到底知道了自己多少情况。

“左相国,楚爱卿的奏折,你拿去看看,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朱元璋冷着脸,将手中的奏折递给旁边的太监,随后说道。

“臣何德何能,怎么可以指点楚军师的奏折。”李善长做出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连忙说道。

“左相国,你不要太谦虚,既然殿下说过漏洞由你补充,你还是看一下为好。”立刻明白了朱元璋话语的意思,楚流烟只好循着他的话,趁机讥讽李善长一下;随后,楚流烟和刘伯温交换了一个眼神。

毕恭毕敬的接过奏折,李善长将其展开,刚一打眼,他的脸就变的有些发红;随着看的时间越来越长,他的脸色逐渐变成了好似要滴血丝的红。

“左相国,楚军师的奏折写的不错吧!不知道,爱卿能不能在加以补充。”这次,朱元璋好似有什么想法,反而语气温和的问道。

善于揣摩朱元璋心思的李善长,听到他几次说道补充奏折的内容,而不是要自己承认是这次事件的幕后之人;李善长也明白了朱元璋的心思,赶紧说道:“楚军师的奏折写的太详细了,微臣可没有什么可以补充。”

“如果需要的话,我这里还有些东西帮助左丞相增加点想法,不知道左相国需不需要?”无法出气的楚流烟,冷冷的说道。

“好了!好了!既然楚军师的奏折,连左相国也没有意见,这件事就等我想好之后,再办吧,散朝。”害怕楚流烟继续在这个问题上,咬住不放,朱元璋赶紧宣布散朝。

“中书令,你今天是怎么了?为什么要收回提议?”楚流烟故意等在午门外,看到刘伯温的轿子走过来,立刻拦在路中间;看到他走下轿子,就立刻问道。

“楚军师,今天怎么了?我可是从来没看到你如此的不镇定;你可是泰山崩于前而不为所动的人,也有沉不住气的时候。”走下轿子的刘伯温,一边指着楚流烟气恼的样子笑个不停,一边轻声说道。

“我就是眼不下这口气,这些家伙得了便宜,还想卖乖;我就不让他们如此的得意,我就是要将他们的丑恶嘴脸,调查清楚,让殿下看看。”被刘伯温逗得笑起来的楚流烟,用手捂住嘴,笑着说道。

“你现在知道了吴王的心思,还想继续调查下去吗?”刘伯温轻轻叹了一口气,转头问道。

“看来,我调查的再仔细,吴王也不会狠狠责怪李善长这个老狐狸;看来,我们这些不随波逐流的人,被看成了另外一派;现在有人想在庙堂之上,制造两股相互制衡的力量;恐怕先生早已看出了这个迹象,所以才想收回提议,从而避免相互争斗吧。”有些明白的楚流烟,立刻清醒的分析出朱元璋的想法。

“楚军师,我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微微沉思了一下,刘伯温变得有些深沉的说道。

“刘先生,我们两人之间还有什么该说不该说;有什么话,你就尽管说吧。”楚流烟此时也感到事情不会顺着自己的想法,继续下去;听了刘伯温的话,随即声音放得很低说道。

“吴王现在的态度,你总知道了吧;今后,在我看来,对于有些事情,楚军师还是不要太将它们放在心上;能够顺其自然还是顺其自然为好。”刘伯温好似很有感触地说道。

“是啊!今天这件事,是我知道了我以前的想法太一厢情愿了;以后看来是应该注意一下。”楚流烟也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语气有些无奈的说道。

“好了,我们就将这件事情忘了吧;还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去办呢,你不觉得将时间放在这上面,有些太不值了。”刘伯温轻轻一摆手,让轿夫们先走,这才神态轻松的对楚流烟说道。

“是啊!谋略放在这上面确实太不值了;现在想想这了两天的事情,却是自己太要强了;既然吴王自己要怎么样,就随他自己好了。”放下担子的楚流烟,也是一派轻松的神情说道。

“好了!我们也回去吧;在站在这里,宫廷侍卫们还以为我们要干什么呢。”坐进轿子里的刘伯温,拉开轿窗布帘,向楚流烟摆摆手说道。

“好的!我们明天见。”楚流烟随即也挥挥手,乘轿向自己的军师府走去;两个有些孤单的轿子,逐渐离开了午门........

“李爱卿,开国大礼编写好没有?”早朝刚开始,朱元璋就对李善长问道。

“吴王殿下,臣已经写好,请殿下过目。”应声而出的李善长,将写好的开国大礼的奏折,高举过头,大声说道。

“呈上来!”

听到喊声的伺候在旁的太监,快步走了下来,接过李善长的奏折,转回龙案旁,交给了朱元璋。

扫视奏折几眼之后,朱元璋抬起头对下面说道:“既然左相国将开国大礼编写完成;还是由中书令来选择一个良辰吉日,然后再详论此事,现在有本早奏,无本散朝。”

在看过众臣一眼之后,刚要宣布散朝;楚流烟快出队列,向上施礼说道:“既然开国大礼编写完成;可是国号还没有最终确定,还请殿下造作准备。”

“哈哈,这件事情我们不是已经说定了吗,就确定使用中书令所提议的‘明’字,作为我们的国号,这不是很好嘛。”朱元璋笑着说道。

“可是有人不是反对这个国号吗?如果殿下不能统一众臣的意见,我怕有人又要闹出事来。”转头看了李善长一眼,楚流烟还是有些意难平的说道。

“楚军师,言重了;吴王的谕旨,就是最后的定论;岂能有人再敢为此胡闹,这不是故意违抗殿下的旨意吗?”深知楚流烟所指的李善长,赶紧走出队列,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好了,不必为此事在议论了,散朝!”说完,朱元璋起身离开了大殿,转入后殿。

随后几天,刘伯温上书吴王,表示戊申年正月四日是一个良辰吉日,完全是一个竖国号,即皇位的好时日;朱元璋立刻批准了这一奏折,各项准备紧锣密鼓的开展起来。

很快,在吉日到来的前三天,在南京城南郊筑起了一个高高的祭坛;安排了很多御林军守卫在祭坛的周围,大量的宫女和太监分布在祭坛之上;更有乐师和乐姬布置在祭坛之上,等待奏乐。

到了戊申年正月四日这一天早晨,朱元璋和百官沐浴更衣,先齐聚大殿;随后百官尾随在御辇之后,向南郊进发。

当齐聚南郊之后,首先吴王率百官先祭拜天地,在祭拜日月星辰以及风云雨雷,五岳四海还有名山大川的诸位神灵;随后乐声响起,更有香烟缭绕;吴王亲自攀上祭坛,祭告天地,并有旁边的刘伯温代为读诵祭文......。

很快祭告完毕,吴王再次带领百官朝拜诸神;这一天正好天气晴朗,万里无云;同时风和日丽,氤氲香雾随处飘荡,在场的百官和远远围观的百姓,人人都说景运亨通,天下太平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