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起波斯湾
字体:16+-

161章 未来的首都

“这是一座大岛,如果经营好的话,这里很有可能是未来华夏帝国的首都所在!”

当站在台湾岛上,看着台北的大平原时,赵伏波说的话把蒲金书吓了一跳。自从赵伏波回来“华夏故土”海疆之后,他给蒲金书带来许多惊讶。

那没有帆的,使用两部“燃油蒸汽机”的船舶。还有那仅仅只是一幅概念图的,未来的帝国大厦。都已经让蒲金书足够吃惊,而现在这件事,就更让他吃惊了。

“陛下,这里远离陆地,我们的首都在这儿……”

蒲金书的疑虑不过道理,毕竟这只是座岛屿,而且将来对于岸上的管理未必会这么方便。而且建都在一个岛上,这未免太有些……!虽然蒲金书说不来更多反对的理由,但赵伏波则无所谓的耸耸望。

“不必担心,这件事还在帝国的国会里讨论。不过你知道未来将会是海洋世纪,而且我们将来还要占据其他地方更多的领土,目光总局限在岸上,总不是件好事!”

是的建都在哪儿,这是一个问题。汴梁,那是已经不考虑的地方,就如同陕西不作为考虑的的地方之一。原因在于,处于内陆,可能会让皇族以及官员们的目光,更集中在陆地的利益之上。倘若首都本身可以在海上,自然会更让人的眼界与胸怀开阔。

当然,选项也不仅仅只有那几下,其中还包括今香港、上海等沿海之地。但到底在哪里,此刻还是一件在讨论之中的事情。只是对于澳州以及伊里安附近领土的考虑,自然“华夏帝国”的首都,不可能建立在内陆方向上。

此刻蒲金书也在看着后面的一块平原,接着他转过身,只向后面挥了挥手。

他的身后,远处的海面上是大批的船舶。它们有的扬着帆,有的是那种带有“燃油蒸汽机”的新型船舶。不过随着他挥手,大批的船只开始沿着淡水河上行。虽然未来台北的地方不大,只有200多平方公里。但这里作为一个完全新建立的城市,则不会有什么棚屋区。而且作为未来可能的,“华夏帝国”的首都,这里会是最庞大的政治中心。

这是整个“华夏故土”建设的开始,也预示着未来的华夏帝国会完全控制附近的海域,不存在任何争议的控制。因为“华夏律”之中不存在什么“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选项。相对面对“华夏帝国”的,不谈判、不妥协、不退让的三不原则,也不会有人与他们谈判。

“陛下,这将是一座受地势局限的城市呢!”

别看蒲金书是在福建长大的人,可他也没有到过这里。对于先这儿作为未来的首都,他是颇有些不以为然的。当然在“华夏帝国”不同意见是允许发布的,甚至在将来也可以在国会之中去讨论。至于首都将来在哪儿,那还是件未知的事情。但在将来他掌握的,被正式命名为“广福行省”(今福建、广东)的区域里,他有着完全的施展自己能力的天地。

而且这些地方作为未来的“华夏帝国”最先建立起现代城市与工业的地方,自然会成为未来的“华夏军”攻略整个“华夏故土”的基地。

身后的那些船只上,来的是从济州岛以及泉州、福州等地来的施工人员。现在他们的基本任务,是建立营地并对附近的区域进行堪测。并在这个时段里,大量招揽来自于“泉州”的,那些超级市场系统从各地弄来的员工,并屯积足够的材料来进行建设。相信不久的将来,“华夏帝国”的国会就会完成首都的选择,而那时也就是要开始建设的时候了。

“是啊,这座城市的发展的确会受到地势的限制!不过蒲兄,这里的建设就交给你了。根据规划,工业区、工业区都在山地边,这里的考虑主要是未来的首府所在。倘若政府以及皇室不在这里,蒲兄在这儿的可就是你了呢!”

赵伏波也没有想到,老师马丁说的台北的位置居然会在群山环抱之中。当然那也有些好处,那就是在海上的首都,可以获得更好的保护。

而之所以建立这样的城市,原因还有另外一个考量。那就是在未来的“华夏帝国”政府与皇室,不得不时刻考虑他们的安全,那么强大的海军就是必然要建设的一个前提。最少这将让政府与皇室,对于他们的安全倍加关心,永远也不能再回到闭关锁国的状态里去。

蒲金书苦笑着摇了摇头,看来自己把整个广福行省的首府建立在泉州的想法已经不可以实施。当然,那样的考虑也实在是有问题,毕竟泉州城要成为广福行省的首府,那么就会牵扯一个拆旧建新的改造问题。自然不如这200多平方公里的盆地的平原上,更适于建立新的城市。

“好吧,谨尊陛下的吩咐。如果是我们行省的首府,我看还是建立在岸上吧,您的帝国大厦建立在这里想来也颇不错的。”

蒲金书冲赵伏波笑着开玩笑,说话的同时,用手里扇子驱赶身边的蚊子。面对蒲金书多少有些揄揶的笑容,赵伏波耸耸肩,虽然他有些渴望将来“华夏帝国”的都城能够安在汴梁,但自己的理智又告诉自己,那里并不是一个适于建立“华夏帝国”都城的地方。虽然他倒不担心什么入侵,相信到了要建都的时候,也没有什么人能够入侵华夏帝国了。

“啊,那也没有什么,相当将来作为最高建筑的帝国大厦也不会担心这些小小蚊虫。”

赵伏波因为想着蒙方面的事情,在台湾并没有多呆。固然那儿要是首都的话,将会是皇室直接控制的地方。现在他最想知道的是,蒙古人向不向大宋进军,又是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方式向大宋发动进攻呢?

因为这样的想法,随后的泉州之行与益州之行,赵伏波都没有多呆。很快就回到“济州岛”,认真备起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