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天下
字体:16+-

第二十五章 各自的收获

蟋蟀也叫‘蛐蛐’。现在似乎看来,玩蛐蛐已经不是主流了,老一辈的,基本上都知道这些玩意。玩蛐蛐那时候就是跟现在咱们年轻人上网一样,家常便饭!董凡在大学也是听胖子说过他们家老爷子是个玩蛐蛐的高手,那一手玩的简直就是出神入化的,要蛐蛐叫他就叫,不叫也得叫!

其实啊,咱中国人玩虫儿,早在宋代就盛极一时。斗蛐蛐,多为达官缙绅,贵妇阔少,富商大贾及纨绔子弟,而且还是很流行的赌博工具。大家都知道的南宋时期的权相贾似道就是一代的“蛐蛐高手”,到了清朝不但皇宫里玩,寻常百姓家只要有经济实力的,也都玩上一玩。蛐蛐是秋季长成,有“秋风起,蛐蛐叫”一说,所以,蛐蛐又叫做“促织”,意思是天气渐凉,人们该准备衣被了。每到这个季节,各地都挑着箩筐到北京去卖蛐蛐,所售价格不等,一些富户大款为了争买佳品,可谓一抛千金。他们斗蛐蛐,不仅场面华贵,而且赌注非常大,斗蛐蛐的罐子也很讲究。名罐价十万,甚至几十万。一般平民或儿童则可花很少的钱,便可买一只一般的蛐蛐罐。斗蛐蛐的最好时节是在重阳节过后,被称为“乐哉九秋”。这个季节人们三五成群,随便选个地方,便可开战,乐此不疲。就算现如今我们的一些名人也都还玩这个,比如相声大师侯宝林、王长友当年都是京城著名的蛐蛐迷。还有演艺界的王铁成、王刚,主持人赵忠祥都喜欢蛐蛐,也收藏不少蛐蛐罐。

不过,董凡有兴趣的,并不是这是一个蛐蛐罐,潘家园啥玩意没有?这有什么好稀奇的。起初了觉得这个造型比较有趣,更重要的一个,就是下面刻的款识,让董凡一喜。在这个象牙蛐蛐罐的底部,刻着:古燕赵子玉制!

这就是典型的名家款了,这蛐蛐罐底部这个款识,董凡到也知道,在黄老提起张老的时候曾说过,张老喜欢玩蛐蛐,也藏许多蛐蛐罐,其中的珍品,就有赵子玉做的蛐蛐罐。赵子玉是清康熙年间人,号“淡园主人”、“恭信主人”、“敬斋主人”,是清代制蛐蛐罐名家,主要制作的是澄泥蛐蛐罐,他的款识多在罐盖和底部题“古燕赵子玉造”、“古燕赵子玉制”、“大清康熙年制”、“淡园主人”、“恭信主人”、“乐在其中”等款识。

董凡知道的到也只是听黄老说过一些而已,对于这赵子玉的这玩意,能卖几个钱,他却是不知道了。但既然黄老都说是珍品了,但想来也不差了。

想到这里,当下董凡就认真看起这个蛐蛐罐来,一边留意起摊主了。

摊主估计做这个也有段时间了,卖的东西也五花八门的,这个摊位虽小,但比他傍边的两个摊位的人要多上一些。一些熟人不管年纪大小的,都管他叫‘老秦’。说来也巧了了,董凡就愣觉得他像葛优演的那个‘秦奋’似的。

有人蹲着在看,有人让站着让老秦把东西给递过来,忙的是不亦乐乎了。董凡仔细看了看手上的象牙做的蛐蛐罐,做工,年代,都不错,可能还是之前还是有人玩过的,但不知道怎么招就落这里来了。

既然觉得不错了,董凡装作熟人的样子便开口道:“哟,老秦,您这还真有这蛐蛐罐啊!”

老秦正忙着呢,一时间也到还没想起董凡是不是来过自己这里,听了董凡的话,笑着张嘴说道:“那是,您也不看看您找的谁!您瞧着怎么样?”

董凡正要说个价,刚好就有人开价要买其他的东西了,老秦对着董凡嘿嘿一笑,便和那人讨价还价去了。董凡看了下东西,估摸着这老秦可能是路子广,但做的也是一枪打的生意,当下就定了心了。

“嘿嘿,我说老秦,怎么招啊,还要我说价呢,上次不是说好了五百的吗!?”董凡见到正热闹着,当下就浑水摸鱼的说道。

“哎,不瞒您说,您要的这东西,实在是难找啊,要不您给加点,好歹给点辛苦费不是!?”老秦听董凡的话,似乎还是和自己很熟悉,但又没空细想到底有没有这事了,不过,不管怎么样,这要钱的事,可是一点不含糊了。

“行啊你,老秦,不厚道啊!”董凡不高兴的说道。

老秦要招呼其他客人,又要忙着给找东西,听了董凡的话也说道:“您也瞧见了,我这忙的是!说实在的,这东西是真不好弄,好弄的话早给您啦!也不多说了,六百您拿走吧,成不,回头还得照顾下我老秦了!”

董凡听了这话,心中嘿嘿一笑,等的就是你这话。当然了,老秦他也是不会亏的,只是不知道这玩意真假而已,就连董凡自己都只能肯定是料和年代是没问题的,保不准就是清代假冒的呢!

“行了,六百就六百,我还不知道你!可说好了,下次再有这些玩意,可别又给我加钱了啊!”董凡说完就拿了六张一百的大洋给老秦递了过去,还顺便让老秦给弄张发票。

老秦拿过发票就递给了董凡笑着说道:“老规矩,您还是自个写吧!今儿个您可算来的及时了,要是再晚来几天,我这估计又没这玩意了!”

“行了,老秦你就别得了便宜在卖乖了!走了,回见!”董凡笑着收起东西,就离开了老秦的摊位。

老秦见到董凡离开了,把点好的钱往包里一放,又继续招呼其他客人了!浑然不知,一件珍品就这样没了!

董凡得意的看了看东西,越看是越满意,但也没就买了这一样就算完事了,当下自然是继续逛了。

又逛了一个多小时,不知道是不是老天爷觉得董凡今天收获很大了,再也没让董凡遇到些好东西,要么不是看上的讲价讲不下来,要么就全是些糊弄人的假货了。

董凡正打算换个地方再扫一圈却遇到了燕伟了。

“收获不错啊!”董凡笑着看着燕伟拿着两东西说道。

“还行。”燕伟虽然说的是很谦虚,但那样子,却是很有自信了。

“我先去茶馆等你。”燕伟见到董凡啥也没有,还以为他没弄到东西呢,当下就说道。

“不用了,一起去吧,看看你弄了点什么玩意!”董凡笑着说道。

燕伟听了他这样说,却是没动就看着董凡,那意思很明显了:你该不是要认输吧!?

“行了,谁输谁赢都不一定呢,我早淘到好东西了,走吧!”董凡说完就掏出放兜里的蛐蛐罐在燕伟眼前晃悠了两下说道。

燕伟见到董凡这个样子,到也不说什么了,当下两人就往茶馆走去了。

两人进了茶馆,要了一包间,服务员给上了茶后,董凡便动手要去看看燕伟买的什么东西。

“别这么小气,先看谁的是不一个样啊!”董凡见到燕伟用手拦住自己的动作,一边推开他的手一边笑着说道。

燕伟见到董凡这样说,到也没说什么了。没一会,董凡见看到之前吃饭的时候燕伟买的东西,是一个晚清时候的粉彩罐,上面图案绘的‘安居乐业’的意思,董凡仔细一看,底部有‘光绪年制’的款识,虽然罐口上有个冲,但用上异能去看,胎质到也不错,结合自己这么长时间来的眼力,觉得这个东西至少民窑是逃不了的。

看完这个,董凡又解开另一个,却是一对帽筒。什么是帽筒呢?帽筒就是是清代官员在上朝之前休息时置放头上那顶戴花翎用的玩意。它创制于嘉庆年间,在同治、光绪年间流行得到普及,也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更由于它同时具有实用和陈设性,后来被民间广泛接受,随着清朝的没落,光绪后期到民国初期,帽筒逐步演变为普通人家的陈设器。

一对整好绘的是八仙过海图,器型保存的相当完好,底部有‘同治年制’的款。董凡仔细看了看,大约过了几分钟后,对着燕伟说道:“不错,是同治的,你这两样到还都是民窑的,不错,不错!”

董凡这点功夫到是真的,黄老给的那些瓷片,晚清时候的玩意居多,虽然黄老没指出对还是不对,但大体也差不多了。再上董凡自己异能对这些东西的研究,到也错不了。不过,要是年代更久一点,或者仿的更逼真一点,董凡走眼,到也不稀奇了。

“嗯,是的。我刚好用了一万,你的东西呢!”燕伟点了点头,心中却是对董凡服气了许多,就刚刚董凡那两下子,他自己也觉得董凡水平的确在自己之上。

“呵呵,我用了六百,给!”董凡说完就把董凡抛给了燕伟。燕伟见状,连忙小心的接住。看了看董凡,又看了看这东西。

“你能肯定是赵子玉的?”燕伟出口问道。

“知道你会这么问,走吧,去找我师傅去,要是是假的,我认输还不成?”董凡对着燕伟笑道,说完收拾起燕伟的东西来。

“那你拿着吧!”燕伟仔细看了又看,估计也是不敢确定了,便把东西还给了董凡,自个收拾起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