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高神祗之路
字体:16+-

第二十五章 人间名望

“什么,你叫我去参加科举,去做朝廷的官。”魏鸿愤怒地向欧阳修问道。

欧阳修一派镇定,说道:“你没听错。这件事对你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虽然我不知道,你是如何在半年内晋升到夫子后期的,但作为儒士,如果没在世俗王朝历练过,没有过牧养万民的经历,没有对世事人情的通达,是很难提升以后的境界的。”

魏鸿死死的盯着欧阳修,看能否在他的眼中找出这番话的破绽。魏鸿对儒修的了解,基本都是建立早欧阳修给他的资料上,同时他也明白儒道修行必须入世,按他以前的想法是去各国游历,探访民情,广收弟子,再大做善事,这就不失为入世的好方法。可现在欧阳修告诉他,当官才是儒士的正道,魏鸿感到有些诧异和愤怒了。

再欧阳修的眼中看不到半点破绽,只有一片坦荡。

“儒修需要人道气运,而在世俗界代表人道的就是国家。儒修的初级阶段,需要莫大的人望。而积累人望的方法有好几种,一是参加稷下学宫的诸子百家论道大会,只要你在大会上驳倒众位大师,名声鹊起,扬名大陆,不失为一种好的积累人望的方式。可对你来说,这个办法很难实行,你连论道大会的前期报名都无法通过,大会看的不是你的儒家修为,而是你在荒古大陆的名声和影响。像大洪王朝这样的大运天朝的附庸王朝,连参加论道大会的资格都没有,世俗界三大天朝,七大帝朝才有些许名额,东道主稷下学宫有5个名额,荒古大陆有天仙坐镇的大型宗派每派名额不等,其他著名的散修、妖仙,诸子百家修士,达到散仙业位以上,才能通过前期报名,争夺剩下的10个名额。当然,这一甲子才举行一次的论道大会的奖励是极其丰厚的。儒门在此界是公正严明的代名词,因为真正的儒修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他的修为就可能保不住了。因此,各大势力的势力范围划分,东海,南大洋上新的修仙宝岛的占有,荒古大陆世俗大国的纠纷,都可以在大会之上,当着各大巨头的面,在稷下学宫的见证之下,以论道分高下,当众解决。天宝十一年正是上届大会召开之期,大会持续了三个月,当今圣上在高师的陪同下,有幸参加你那次盛会,也只是以大运天朝扈从的身份旁听的。要是你现在去,恐怕连大会的门都进不了。还有四十几年才是下次大会的召开之期,散修的话要提前十年去大运天朝报名。你要真的想参加的话,有两个办法,去那十个大国出仕,争取在三十年位列宰辅三公。不过天朝大族林立,高手如云,根基巩固,以你那夫子后期的儒修身份当个五品官足够了,但要想升官的话,恐怕比登天还难,小国士子如果不在稷下学宫积累个三五十年名声,那些大朝是不会聘请你去出仕的。自荐的话,五品可得,但他国朝内是不会允许此类外国之人窃据三品以上官位的,要知道每个大朝都是由当地世家大族控制的,皇族只是势力强悍些罢了,其他大族跟宗派界都是存在联系的,后台硬得很,皇族都不会轻易得罪他们,要不然你想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独立王国、公国、伯国的存在呢。皇族控制帝位,世家大族占据高位,本来就是世俗界大国的现有格局,几万年来,虽然有不少古老家族消亡,但也有不少新的世家兴起,但权利格局还是如此。在大洪王朝,除了皇族洪氏之外,还有四大国之世家,徐、高、薛、李,四大世家占据朝堂高位,大半行省总督都是其族人担任。我省总督就是薛家一嫡子,高师是高家现任的族长,徐阁老是徐氏宗老会大长老。我朝如此,朝朝如此。”

欧阳修心有所感,停顿了一会。“我就是被徐家以党争的名义踢出朝堂的,在此之前,我是高师门下最有可能成就儒士的学生。因为我替在御史台任职的同年,他被参合进了一起舞弊案,说了几句公道话,便必诬陷为同党,要一同治罪。高师保下了我,但徐家的要求是我从此离开朝堂,归隐,不再过问朝廷之事。其实他们是怕高师座下出现第三个儒士,才揪着这件小事不放。”

魏鸿有些明白了,欧阳修又把话题一转:“还有一个增加名望的方法是建书院,广纳门人,著书立作,开创在野儒修一脉。儒门大贤王阳明在靖海王国,创心学,立龙门书院,终身不出仕。据高师讲,在二十年前,他就无法猜透王公的儒修境界了。你在水仙镇的小打小闹跟王公一比,就没得看了。王公在世宗年间就是响彻宇内的大儒,听说是大洪王朝皇室旁系出身,在洪京不知怎样得罪了皇族长老会的一个长老的子孙,搞得家破人亡,阳明公远走他乡,在稷下学宫苦读三十年,后晋级儒士。再三十年后,已是夫子后期的阳明公回到洪京,把当年灭他满门的长老和其嫡孙打的形神俱灭,没有再杀戮任何人,销声匿迹了。十年之后,靖海王国出现了一座龙门书院,王族,贵族,平民通过考核后皆可入学,其山长就是不在姓洪,而是姓王的阳明公。他门下以心学门徒自居的有八万,书院历届学生上百万,潜势力遍布三大王国,众多公国、伯国,据说连其他大朝附属的小国也有心学门徒存在,不过出仕大洪的就寥寥无几了。”

魏鸿心里嘀咕,大家都心知肚明,不管什么原因,王阳明打杀了大洪王朝皇族长老,还改姓为王,皇族洪氏都不会让他的弟子在王朝有什么好前途的,就算有才也不敢用啊。魏鸿听闻王公事迹,不由大赞,大丈夫就该快意恩仇,哪怕仇人后面牵扯的势力多大,把他宰了之后,我跑不就行了吗,如果后面的势力还揪着我不放,我也会培植势力跟它作对。欧阳修可不知道魏鸿心中的想法,他接着说出了他的第三个方法,也是最有可能实现的方法。

“以你的实力,目前最适合你的是,参加科举,考中进士,而后执政一方,这不但可享王朝气运,还可以快速增加人望。只要你在洪京显露你的儒道修为,皇帝定会把你当做上卿对待,高师,徐首辅的儒修境界不过与你相当罢了。也许当几年京官之后,你就有出任一方郡太守的机会,十几年后,成为一省总督,对你来说,并非难事。等你的家族势力壮大了,一甲子之内,你还有成为王朝宰辅的可能呢。”欧阳修大吹,魏鸿为官之后的前景。

“这对我的修为有什么好处。”

“说了这么多,你还不明白,这三个办法由难到易,都是增加人望的方法。你还这么年轻,最适合第三个方法。第一个方法你就别想了,大洪建国以来,在论道大会上还没有出现过一个大洪人士;第二个方法,你在混个上百年,也许能达到王公这个程度,以你的年纪,修为再高,历练不足,著书立说,别人也不会相信,我师高从仁弟子万余,也无此殊誉;唯有第三个方法,需要条件最低,你以达到成为一朝宰辅的资格,但年纪太小,资历太浅,家族势力不强,在本朝朝野几乎没有人望,宦海几十年之后,以你的资质,把你的名声传遍周边各国,成就先贤境是没有问题的,你好好考虑一下吧。”欧阳修总结道。

魏鸿知道欧阳修是为自己着想,但也有他的私心。他是被徐家逼退的,就算现在成就儒士,在高从仁的帮助下回归朝堂,但以往的名声要重建,需要不少年头,无数功绩。他毕竟是魏鸿儒修路上的引路人,以魏鸿的现有的资质来看,他将来的成就不可限量。虽然欧阳修已是儒士尊位,但他根基比魏鸿更加浅薄,几乎是单门独户,所属的欧阳家更是在几代之前就把他那一系搬下族谱了,而欧阳家还是魏氏的护卫五族之一,让他回归欧阳家掌权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因为他除了一个欧阳的姓氏之外,跟欧阳家谈不上什么关系了。现在魏氏除了魏鸿这个儒道天才,使他对欧阳家更不敢有什么非分之想了。最多是在欧阳家之外重新建立一个儒修家族,吸引跟他有密切学员关系的族人加入到新家族来。但魏鸿出仕之后,不但有一段授业的香火情在,还可以借助魏氏在大洪王朝的势力拓宽自己的仕途,魏氏好歹也是万年大族,潜藏的势力不可小觑啊。

“按你的说法,当官是最快积累人望的方式咯,其他方式都得以百年计,是吧。”魏鸿淡淡地说道。

欧阳修看出魏鸿还是没有被自己的计策转变,有些失望地说:“出仕大朝,是大多数儒修的通常做法,先圣曾曰:儒者,修身,齐家,治民,平天下也。要是战乱时期,那我就会建议你建立一个魏家天下,可现在,大陆承平三千年了。你要是生在五千年前,大熙帝朝朝政崩乱,诸侯并起之时,我一定辅佐你建一个魏氏帝国,要知道,本朝太祖洪玄机就是趁此大势,乘胜崛起的,那时大洪王朝还是一个帝国,没有晋升为王朝呢。现在三大天朝,七大帝朝没有大规模战争,诸侯浑水摸鱼的机会几乎没有,你不入朝为官,怎么在亿万黎民中建立民望,提升儒修境界呢。”

“我不是还可以发展壮大上清院吗,把上清外院改成上清书院,你我二人好好经营几十年,总比入朝受那皇室和大族的驱使要强,我辈仙道之人,讲究的是自在逍遥,如何能被人约束,受人驱使呢。”魏鸿劝道。

欧阳修不为所动,显然是坚持自己的想法。

“东主有所不知啊,你我暴露儒士身份之后,稷下学宫就会派人来检查我们,看是否成为真正的儒士,并在稷下学宫儒门学士馆为我们的儒士身份备案,从此之后,世俗之律法不能加诸于我等儒士身上。我等荀圣门人只有犯灭绝人类的大错,由上界荀圣降下仙谕,剥夺儒修身份,才能交予稷下学宫儒门诸贤处置。诸国皇帝视我等为国之上卿,治国大才,怎敢随意驱使。荒古大陆,就算是天朝天子,在位也不得超过一千年,称万岁,我等修士,千岁万岁并不少见。当权者最多在官位和我们身后的家族势力上做一些手脚,对我们,他们是不敢下黑手的。天下儒士是一家,都是荀圣门人,稷下学宫是不会允许任何一个在学士馆备案的儒士死于其他外道修士之手的。要不然,你以为大洪王朝皇室会轻易放过王阳明公吗?”

“还有这等好事,你怎么不早说,我们儒士的后台在此界就是稷下学宫,在玄离仙界还有荀圣这等大人物撑腰,那我怎么会拒绝当官呢。我还以为入朝还要受制于那些凡夫俗子呢。”魏鸿明白欧阳修为什么成就儒士后,为什么那么有信心,他这个革职官员定会重立于大洪朝堂之上。原来他是有恃无恐。

“好。明年龙渊府的郡试名额就送你一个。你们魏氏每十年都有50个名额参加郡试,但很少有嫡系魏氏子弟参加,当年诺非魏家推荐,我还不知道何时才能在龙渊府府学众多学子当中夺得郡试资格呢。不过你们魏家的那些老古董肯定不会给我好脸色看,我现在可是把魏氏少主,将来的魏水子爵拐去当官了。你们魏氏除了世袭的水仙镇城主之外,嫡系子弟鲜少出仕的,旁系的到不少,好像龙渊府知府就是魏氏旁系出身。东原郡郡试的时候,可以叫他帮你打点一下。”终于把魏鸿说动了,欧阳修欢喜之极,还与魏鸿开起玩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