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秦
字体:16+-

第一百零一章 出走

姬丹坐在上首,笑道:“张卿且说如何将计就计?”

张耳沉吟一下,笑道:“既然太子有令,臣就抛砖引玉好了。”

“以臣看来,秦燕若失和,则赵国君臣定然大喜,毕竟秦燕分处赵之前后。两国为盟,赵有前后夹击之危。”

“以局外人看来,太子潜离秦境,秦王政定然愤怒,如此秦主动和赵亦是顺理成章。这数十年秦赵屡有大战,虽互有胜负,毕竟赵国败多胜少,赵虽不惧秦,但赵国是以小抗大,早已很是吃力,如能和秦和睦相处,哪怕三年两载,也是难得的喘息之机,赵国定无不允之理。”

“赵国君臣和秦抗衡多年,也早知秦为大患,既有喘息之机,定会意图扩张,以增强国力,以便日后能与秦相抗。赵国西北有代地、云中、雁门三郡,其北至阴山,邻匈奴诸胡,胡人畜牧为生,游牧不定,人口稀少,赵纵然再向外攻击,也不过得些无人之地罢了,徒耗财力军资不说,还未必守的住。”

“赵之西、南两面,皆是秦境,赵国要向外攻,无非是东攻齐、北攻燕。然齐为大国,虽三十年未经大战,但富足多财,又有长城之守,赵国攻齐,有小胜易,求大胜难。”

“如今太原属秦,赵之代地与邯郸,全靠中山相连。秦军所以攻赵出井陉者,正欲断赵之腰也。中山如失,赵国被一分两断,即便不亡,也是国力大衰,势必不能自存。”

“燕在赵之东北,督亢之地,素称膏腴丰美,又比邻中山,赵欲自强其腰,自然以北上攻燕为最佳,赵如得燕南之地,不但可使燕国顿失粮仓要地,更可使赵国力大增。况且赵、齐、燕三国,齐燕为仇数十年,从来不睦。赵攻燕国,我燕国只怕连求救之处都没有。”

“况且赵燕之间数战,燕国屡屡大败而割地求和。燕国在赵国眼里,无疑是一块随时可咬一口的肥肉,如今燕秦失和,燕国势孤。正是攻燕自强之机,赵国岂肯错过。”

“秦国之意,本不是与赵相和,赵主力攻燕,秦则趁虚攻赵,自然可大获其利。”

“秦之所以要太子做出擅自离秦之像,一来无非是告诉赵人,秦燕失和原因在燕,秦不会救燕而攻赵。以此坚赵攻燕之心。”

“二来太子如果在赵遇险,则赵不攻燕,燕也必然攻赵,如此可使燕赵之战成必打之势,确保秦国驱虎吞狼之策必成!”

张耳将刚才众人分析的,加上自己的判断全部理了一遍,众人都觉得有理,姬丹听张耳已经将局势判断的和原本历史上所发生的毫无二致,更是大喜。

张耳继续道:“既知秦之深谋,将计就计也就不难!”

“秦要太子潜离秦国,而太子也正想离秦,如此机会巧合,不离秦还待何时?”

“只是虽然离秦,也不能靠昌平君所提供的符节文书,否则太子行踪,全在秦之监视之下,万一秦有歹意,则我等防不胜防,置太子于危地,乃我等之罪也。”

“所以太子这次行动,一则假留在府,以配合秦人迷惑赵人耳目,二则令人假扮太子东去,迷惑昌平君和秦王政。至于太子,则另走它途。”

“至于秦之大计,则太子回燕,非和赵联合,不能破秦之计。然赵燕世仇,单凭宾客大臣往来,恐难以和赵。还需太子在其中着力,争取暗中和赵,使赵燕相盟。待时机合适,赵军大张声势,佯攻燕南,主力则潜伏于秦赵之边境,待秦出兵攻赵时,出其不意,打秦军一个埋伏,让秦军吃一个大亏。给嬴政当头一棒!”

张耳如此一说,尉僚拍掌大笑,道:“不料张君仁厚君子,竟也狡诈如此,果然是将计就计,妙极,妙极!”

范增微笑道:“有张君这一谋划,太子安然回国乃是一定的,只是赵燕之间,仇怨深结,赵燕之盟恐怕甚难!”

张耳点头称是,尉僚在旁哈哈一笑,道:“无妨,无妨,有张君之谋划,有我等之襄助,赵人当中,李牧乃良将,庞暖也不是易于之辈,大利无害之事,总是有法可想!”

说着,尉僚取过昌平君给的符节文书,打开看时,乃是以昌平君名义,奉大王旨意派出府中官吏到齐国公干的,最大的官衔,乃是相府的一个府丞,不过是个八百石的小官,通知各地守、尉官府,各地验后放行,不得留难。标明了人数为三十二人。

尉僚看了撇撇嘴道:“昌平君真是小气,不过是个八百石的小吏,怎么配得上我等大贤!”说吧,却笑嘻嘻的回房,拿出了两套秦国官方符节文书卷册,一个身份是朝中新任御史,按察各地郡县钱粮的文书,一个是宫中侍郎,调任太原郡县尉的文书。姓名从人数量,都是空白,填上就可使用。

尉僚一指这两个卷册,笑道:“有这两个,再加上昌平君给的,真真假假,应该没问题了吧?”

姬丹很是惊奇,笑问道:“这是哪里来的?”

范增笑呵呵的道:“太子难道忘了?郦生兄弟可曾是堂堂的御史中丞和郎中将呀。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备下这两个东西,就是为了今日!”

这些门下宾客,如此深谋远虑,事事都未雨绸缪,做在前面,姬丹很是高兴,就让范增等人全权配合昌平君做局给各国质子去看。

三日后,姬丹上奏秦王嬴政,道是父王喜身体不豫,请求立刻回国。

过两日,大王嬴政下旨,道是闻燕客所讲,燕王乃是小恙,不足为虑,太子来秦,不过一年,自己刚刚亲政,正要和太子多多亲近,以牢结秦燕之好,太子安心在秦居住就是。

明确表示,不放燕丹回国。

燕丹再上表章,秦王嬴政仍是不允。据朝中权贵相传,燕丹第三次是亲奉表章进宫,在大王殿外恭立一个时辰,才见到了大王嬴政,不料大王嬴政,仍是不准,燕丹气急败坏,竟然对大王言辞无礼,被殿中侍郎、中郎奉大王之令赶出宫去。

据说大王甚是生气,已经发了狠话,除非太阳西下之后,还能重新回到中午,除非天上不下雨反而下粟谷,除非乌鸦不再是乌鸦,而是变成变成白头,马头上不长耳朵反而长出犄角,否则燕丹就永远别想离开秦国一步!

消息传开,在秦的各国游客和质子都是议论纷纷,很多原先对姬丹羡慕不已的质子宾客,如今可是有点幸灾乐祸,你一个质子,赐婚也就罢了,居然还封了君侯,又是搞什么家具,又是搞什么燕玉羹,不但风光了一把,还大赚其钱,这回怎么样?不得意了吧?你不就是一个弱国质子吗?你再得意,也是在人家的屋檐下。

嘿嘿,当初还傻乎乎的跟着嬴政搞什么回兵平叛,这下明白了吧?你再表示忠心,也不是人家自己人。至于为什么这么待你,那还不明白,你觉得是燕国太子,如今燕王喜身体欠佳,对秦来说,你就越重要,真要是燕王喜呜呼哀哉了,那更好,你就更奇货可居了,送你回国即位,你还不得给秦国大大的好处么?

燕丹从秦王宫里出来的当日,就对外称病,闭门谢客,连往日四处派送大赚其钱的燕玉羹都不做了。只有门下那些宾客还时常出来,四下里和那些质子宾客的抱怨秦王无情,太子已经被气得病倒在府了。

所有的质子和六国宾客,都准备在一边看着秦国这次要为燕丹回国即位上能捞到什么便宜。就连秦国朝中的普通官吏,一方面吃不到燕玉羹,不免有些遗憾,一方面也觉得大王对燕丹有些寡情。毕竟燕丹对大王和太后还曾经有过不小的恩情在呀。

又过了十来日,燕丹门下的数十位宾客僮仆,离开了燕丹,投到了也开始招纳贤士的昌平君门下。也有数位宾客,自行离去回关东了。众人得知,都是摇头,燕丹门下之人,实在是秉性不怎么样,前有郦生兄弟投靠嫪毐,后有大梁张耳投靠昌平君,估计燕丹这下,不被气死才怪!

只有昌平君和姬丹府中的核心人物知道,姬丹借着这一番人来人往,已经悄悄的离开了咸阳城。

昌平君每日里,都要收到各处城守关卡的报告,掌握着姬丹一行的行踪,从咸阳出发,他那一行人,十三日到邻晋,二十五日到洛阳,再走五六日,燕丹这些人,就要出秦境了!

燕丹要出秦境了,这后面的谋划也就该实行了!

++++++++++++++++++++++++++++++++++++++++++++++++++++++++++++++++++++++++

下面这些,凑一点字数,呵呵,没办法,时间太紧,欠一百字吧

真不容易,今天好不容易才完成今日的更新,但愿以后不这么紧张,没办法,这两天,一直在构思新的请节和下一卷的大思路,很是费脑子,居然差点耽误了。真是着急的狠呀,大家都收藏吧,下一章一定会更精彩,更激烈,绝对不会让大家失望的!

求票,更求收藏,老醋一直在努力,努力写作,努力让大家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