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风流
字体:16+-

第285章 明悟

姜小玉说的是实话,但却是那种有技巧的实话。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她省略了自己被张易之救下山之前以及以后的关系。

无疑的,姜小玉的这种省略恰到好处,上官婉儿的脸色稍霁。

“怎么我们派出了上百人,都找不到你们哪?”这一回,上官婉儿倒是对着张易之发问的。她的语气,依然有些生硬,不怎么客气。隐隐的,她觉得张易之和这个女子之间的关系不是这么简单,即使以前是这么简单,经过此事之后,会变得复杂。

张易之道:“我们被贼人追杀,跑进深山里迷了路,又跌进水里,辗转许久,才恰好跑到此地的。”

“哦!”上官婉儿意味深长地说道:“那你们一定吃了不少苦!”若有深意地望了姜小玉一眼。她明白,两个人之间,关系要想快速升温,总离不开“同甘共苦”四个字。一起分享快乐的事情如此,一起经历苦难的事情,更是如此。

旋即,上官婉儿又说道:“既然你回来了,那便随着大队一起,前往乐平县城暂歇,明日还要赶赴箕州城!”

张易之答应了一声,越发笃定了自己方才的猜测。

观风山一半属于辽山县,也有一少部分属于乐平县,这里离辽山县城也就是箕州城,有大约百里的路程,现在是赶不及了,离乐平县城,反而近得多,只有二十多里的样子。

大队人马出发之前,上官婉儿又命人弄来了两匹马给张易之和姜小玉用。

张易之虽然猜测皇嗣和太平公主他们到此,多半不只是为了援救自己,但现在自己刚到,大队就启程,这起码说明,他们在这里驻扎等候,是为了自己。单是冲着这个,张易之觉得自己就必须要向皇嗣或者太平公主道谢。

可是,这两位大佬似乎并没有理睬自己的意思。既然大军出发的命令已经下来了,张易之也只好作罢。

一路上,姜小玉还是一直紧随在张易之的身后。张易之本还有些担心她不会骑马,但上路之后,他才发现这种担心有点多余,姜小玉的马术一般,但照顾自己还是没有问题。

一个时辰左右,大家抵达了乐平县城。令张易之有些奇怪的是,本县的官员并没有前来迎接,倒是从城里面跑出几个禁军士兵来,领着大家来到了驿馆。随即,又有禁军的都尉前来分配房子,在坊间如此紧张的情况下,居然给张易之和姜小玉分别单独分配了一间。

这期间,张易之和姜小玉一直没有说话,两人的心里都有着不同的心思,脸色却是一样的木然。

一夜无话,第二天早上,张易之醒来之后,本以为皇嗣或者太平公主总该接见一下自己了,想不到直到上面启程的命令传来,他还是没有见到这两位正主。倒是姜小玉一直在自己的视线里晃动,很默契地用这种隐晦的方式报平安。

前往箕州城的路上,张易之一直暗暗纳闷。本来嘛,自己虽然不是特别重要的人物,可既然这两位重要人物都愿意为了他干等那么久的时间,为何却不见见他,倒像是把他彻底忘记了一般。

想了良久,还是不得其解,张易之只好自嘲着放弃。他至少可以确定,这两位对自己应该没什么坏心思,否则,他们就不需要找自己、等自己,甚至有太多的机会将自己置诸死地。

到了午后时分,大队人马终于到达了箕州城外的十里亭。

所谓十里亭,顾名思义,是为送别而建的,离箕州城恰是十里的距离。

远远的,只看见十里亭外红红绿绿的,站着一群人。为首一人头戴一顶爵弁,身着崭新的碧绿色公服,神采奕奕。张易之一眼看见此人,倒像是见了鬼一样,待得又近了一些,彻底看清了他的面目,才确认了他的身份——他居然是辽山县令管泛!

在张易之的心目中,管泛一直是一个只知道斗蟋蟀,衣着邋遢,举止无状的老鬼,想不到他认真打扮起来,居然毫无沐猴而冠的意味,反而人模狗样,挺像那么回事的。

站在管泛身后的,第一个赫然是那个无能捕头罗从风。这厮身材是横着长的,戴上一顶纱帽,船上一身浅黄色的袍衫之后,居然就将平日的无能驱除得一干二净,甚至还显露出了些许干练的样子。

这两人身后,就是一群捕快,张易之大多识得,只是多半不知道名字而已。

远远的看见太平公主和皇嗣两驾马车缓缓驰来,管泛当先跪倒,道:“臣辽山县令管泛率本县诸司堂官前来迎候皇嗣殿下和公主的銮驾,未克远迎,还请恕罪!”

张易之一听这老头子居然把身后唯一勉强称得上官的捕头罗从风称作“诸司堂官”,不由好笑。但当他正要笑的时候,又听见那“皇嗣殿下”四个字,笑意顿时全无。

要知道,唐朝对于称谓是极为严格的,非是太子不能称“殿下”。武旦这个皇嗣的身份,和一般的亲王有所区别,但明显和真正的太子也有不同。否则的话,他就可以直接被封为太子了,又何必称什么莫名其妙的皇嗣。

不是太子,却又在后面加了“殿下”二字,要么是口误,要么就是赤裸裸的在暗示着什么了。

张易之看了看管泛,他的神情极为认真,前所未有的认真,要说是口味,不大可能,唯一的解释,他真的在向武旦暗示什么。

旋即,一个念头猛然从张易之的脑海里冒出来,瞬间便让他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为什么前来十里亭迎接武旦和太平公主的,只有辽山县的相关官员,而没有箕州州衙的人员?

箕州州衙的消息,绝对比那个名存实亡的辽山县衙灵通,这不必说,张易之已经从自己亲身理会中得出结论。可他们为何不来迎接武旦他们,却让辽山县的官员来呢?

对,一定是这样:州衙已经彻底被控制了,或者说,州衙里的人几乎全部被抓起来了。

至于是谁告的密,答案已经不用去找了,眼前跪着的这两个人,显然符合这个条件。

张易之不由对管泛、罗从风两个人产生了一种深深的敬佩,这种敬佩是发自肺腑的,绝对真心。

想这两个人在辽山县衙里,已经呆了十几年了,一个一直浑浑噩噩,无所作为;另一个呆呆傻傻,胆小怕事。作为卧底,能做成这个样子,实在是太不容易了。他们的所作所为,已经让人完全无法相信他们便是传说中的卧底。

至少,就张易之而言,他从没有怀疑过那个天天只会斗蟋蟀,对于政事一概不问的县令,居然有如此深的城府,居然是武则天派到箕州十几年的卧底!至于那个捕头罗从风,就更不必说了,他手下捕快的无能,一直就是他的保护色。试想,一群绵羊的领头羊,会是恶狼吗?

看起来,箕州的事情完毕之后,功劳最大的,肯定是眼前这位天天斗蟋蟀的童鞋了,他以十几年的潜伏,换来了一击必杀的机会。可想而知,飞黄腾达对他来说,已经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也怪不得在这个时候,他要向武旦表示一下忠心,将自己的筹码,押在李家这艘大船之上。

而这两个人还不是张易之最为佩服的,他最为佩服的,还是当今的女皇。试想,又有哪个皇帝对于箕州这样的事情,能够容忍长达十几年的时间呢?以她的实力,要想解决箕州的问题,只是弹指之间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