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乎刘白羽的意料,这次明军请来的教习还是相当靠谱的,不是随意拉来几个澳门的葡萄牙人凑数,而是著名的瑞士雇佣兵不过名字比较西班牙化,叫冈萨雷斯,还有一个德意志的军官,奥地利人,和奥斯曼土耳其长期作战的,叫邓肯.
冈萨雷斯不愧是雇佣兵出身,十几两银子砸下去,就和刘白羽半生不熟了,邓肯却不愧是被官场排挤出来的,见了刘白羽也没个笑脸,就知道冷个脸沉默不语.
“大人您的西班牙大方阵在我看来,比西班牙人的还要严正,对付东北方的野蛮人,那是不值一提……”冈萨雷斯汉语熟练,中国官员拍马屁的本事一样熟练,把刘白羽拍的舒服不已,好半天才问出一句
“冈萨雷斯先生,你说了一大串的优点,可是万事万物,有一利必有一弊,总不会没有半点缺点吧!”刘白羽毕竟不是龙傲天式样的穿越者,可不觉得自己这套七拼八凑的东西就是天下无敌了.
冈萨雷斯讨好的笑道:“缺点自然是有的,毕竟我们不是上帝,就是太费钱了,毕竟长枪兵这种消耗品,也要穿钢甲,实在是过于奢侈,欧洲可没几个诸侯能玩得起……”
邓肯实在是受不了冈萨雷斯的无耻,冷哼一声:“大人,你的部队固然是武装到了牙齿,但是建军思想却是大有问题,这次在贵国首都的会战,实际上是打了野蛮人一个措手不及,如果堂堂正正的开战,大人胜负只怕只有一半,甚至一半都没有.”
冈萨雷斯听到邓肯这个白乌鸦又开始语出惊人,却是哼了一声,不再搭理此人,显然受够了此人的臭脾气,不想和他再多说话.
“邓肯先生,你有什么意见可以说出来,我刘白羽洗耳恭听!”刘白羽觉得邓肯的意见很忠恳,这次北京之战,被吹的神乎其神的长枪方阵,大多是起到了防御作用,根本就没有和一些文学作品里面吹嘘的那样,长枪方阵每次出枪都把面前一排清军齐齐戳死,自己基本没损失,最后清军死掉几百,自身损失几个。
出枪的方式是前排都侧转45度出枪共计侧翼,然后后排枪兵出枪直戳敌人,防止敌人近身,总之就是清军对长枪阵无计可施,想近身都冲不进去
“枪阵这东西本来就没什么可破的,人类都用了几千年了,我们欧洲人用枪阵跟穆斯林打也是败多胜少,西班牙人的方阵也不是那么难学,也没看到东欧诸国学了之后就能稳赢奥斯曼土耳其。”邓肯冷冰冰的说道.
“缺乏骑兵,就很难把优势变为胜势。最后被磨死或者战局出意外的可能就高了,很可能打成土木堡那样求战不得求变不可的窘迫样了
。。。”刘白羽若有所思的说道.
“所谓的长枪方阵,主要是防御对方骑兵的,事实证明,在冷兵器时代,长矛是最适合正面对抗骑兵的战术武器。没有之一.而且长矛兵最大的优点还不仅仅是对付骑兵,而是一群人队列走得像样就能上阵了。
这点剑盾手无论如何比不上。”邓肯点了点头.
邓肯不愧是战斗在对抗奥斯曼土耳其前言的德意志军官,脑子里的货色不是冈萨雷斯这个民兵头子能比的,很多事情还真是让刘白羽这个道听途说,只会用钱砸人的票友开了眼界.
欧洲长矛兵的兴盛是由于自中世纪起那里的主要突击力量就是重甲骑兵,而能有效阻滞重骑兵驰突的步兵兵种就是长矛兵。依靠长矛兵结成方阵阻挡敌人重骑兵的冲击,掩护弓箭兵以及后来的火铳手射击敌人,是西方步步击败重骑兵的唯一可行方法。因此长矛兵的兴起只是西方这一特定战术环境造成的结果,并不代表长矛兵在与其他兵种的战斗中能所向无敌了。
事实上,就是在西方,长矛兵方阵遇上同等训练有素的重装刀(剑)盾兵也往往是凶多吉少。如马其顿步兵方阵被罗马军团杀得惨不忍睹,即使是近代长矛兵方阵鼻祖的瑞士方阵在6世纪初期也被当时仍以刀(剑)盾兵为主力的西班牙军队大肆屠杀。
长枪方阵对着剑盾方阵一开始齐刷刷扎倒一两排人是很正常的,后面就绝对会被人挤进来了。除非你用叠阵,弄出双倍的枪头来。不过即使这样也很容易被人挤进来.事实上,早在契丹的辽军时代,就会“(面对)列阵(宋军)不战"了,宋军就是玩的重步兵加长枪方阵,和刘白羽现在的这套是一个路数.
但是欧洲和中国战争模式是完全不同的,西方中世纪战争规模相当小,人数甚至少于现代人讽刺的日本村长战争,人家日本村长战争在关原之战中还堆起了十几万人,西方中世纪战争基本就是千人.
这个冷兵器向热1兵1器时代过度的真正的大杀器是火炮。至于长矛加鸟铳的模式在浑河就演练过,结局是明军大败。火铳加战车的明军被努尔哈赤用大炮轰开之后,满洲的木车冲到明军长矛加鸟铳的的方阵之前,木车上面满洲的火铳用射击孔射击,活活轰开了明军长矛加鸟铳的方阵,明军惨败…….
让许多以为这个时代对农耕民族有利的人大吃一惊的是这个炮兵最费钱的地方,最不好解决——居然是挽马。这个时代动辄几千斤大炮需要的挽马要求可不是一般的高,吃苦耐劳和力气大都是相当高的标准.而要塞炮兵不用马匹,所以费用省了好多——关宁军不愿意野战,其实和没有上好挽马,野战中炮火支持很难到位有很大关系。要塞炮兵不用马匹,所以费用省了好多…….
这个时代穆斯林是怎么破长枪阵的?说起来吓人一跳,都不用玩蒙古骑兵破坏生产的轻骑流派,也不用骑兵的机动性拉开对方的防线,直接就是正面作战.
炮兵+骑兵步兵粘住枪阵,海量的精锐骑兵淹死对方骑兵,逼得对方射手不敢出枪阵防御圈。然后野战炮兵万炮齐发都有投掷兵种掩护方阵.步兵粘,轻骑兵绕行牵制,重骑兵冲侧后,炮兵收人头。
破方阵最好的办法就是先用骑兵对方阵进行牵制,迫使方阵停下来摆出反骑兵姿态,然后用大炮打死靶子,基本打中个三五炮方阵就得人死一半,士气基本完蛋。奥斯曼的骑炮配合根本不是西班牙长矛加鸟铳的方阵能破解的
瑞士方阵步兵能够在15~16世纪前期的欧洲横行一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欧洲人的指挥太烂。尤其是旧式欧洲骑兵不是无脑猪突流,就是偷鸡抢1劫流,骑炮配合基本没有。
到西班牙体系的建立的时候,其实方阵、骑兵和炮兵已经是同等重要了,如果不是骑兵更重要的话。
罗克鲁瓦战役(BattleofRocroi)爆发于1643年5月18—19日,法西两国军队在罗克鲁瓦(法国阿登省的城市,十六至十九世纪为要塞)附近进行的一次交战当西班牙骑兵被逐出战场之后,方阵步兵就只能摆出乌龟阵死守了。当然,最后的结局就是全喂了孔代的大炮。
方阵步兵从16~17世纪其实是一个慢慢被淘汰的过程。由于其太过密集,遇炮就是大量伤亡,随着战场上炮兵火力不断增强,很快就变得不那么适应战场了,但是因为一定要用它反骑兵,所以又不得不用,只能逐渐减少其比例,增加火铳兵线列的比例(也就是古斯塔夫体系把火铳兵从方阵里面提出来单独组成线列)。火铳兵线列一般只有二到四排,厚度较小,在炮兵火力下生存力强得多。
到后来火铳兵装上刺刀,可以凑合着当短矛使的时候,就干脆让火铳兵组方阵来凑合着应付骑兵算了,长矛方阵彻底淘汰。
其实在纸上画图就能发现,线列步兵展开线列,尤其是是两排线列的时候,炮兵用实心弹很难对其造成多大的杀伤,但是一旦组方阵,基本都是几炮过去就死差不多了,跟打保龄球一样。
一般认为从16世纪开始,东西方的战斗队列都在逐渐从密集队列向疏开队列发展。在西方就是从方阵发展到线列+散兵,中国因为燧发枪和刺刀被满清阉了没发展出来,于是就用进步连环法+鸳鸯阵近似之,当然,效果远远不如,最多相当于古斯塔夫那个级别。
瑞士长矛阵被屠杀的例子也有一些的.单纯靠长矛手就算你再重的甲,强不过弓1的穿透力.中国古代弓1弩手一些时代经常超过军队半数.单纯长矛阵遇到这种敌人不被打成渣渣才怪.
而中国的战争,规模巨大,刘白羽的夏尔马固然正面无敌,但是如果满洲用蒙古马不断骚扰,玩肥的拖瘦瘦的拖死那套,刘白羽的骑兵可比蒙古马骑兵精锐多了,还真是死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