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大军阀

第三百零八章 六月调整

这章都是军队编制数据

----------------------------

参谋部做出的火炮调整计划中,分为了三个地区调整,第一个是以广东、福建、浙江、上海等沿海地区为一块,这样利用海运的话进行火炮调整会方便一些,第二个就是利用长江为核心,皖南,苏南的,乃至深入到九江当中进行调整。第三个就是驻扎江西方面的部队。基本上就是以交通运输为主要考虑条件。

国民军现有的火炮中,大约有两的营的德造野炮,本来是有三个营的,但是第一师在镇江之战的时候损失了很多,加上其他的损耗下来现在就只剩下两个营了。日`本造的野炮不少,加起来足有九个营,前后虽然战斗中有所损失,但是也有部分的缴获,这一来一去就没多也没少。美造野炮现在有六个营,大多数都是最近一年内新买的。这七十五毫米的野炮加起来总数就是在十七个营,约两百门左右。

七十五毫米的山炮就有些繁杂,包括外购,自产,缴获的在内,德造山炮有三个营,日造山炮五个营,美造山炮五个营,福州兵工厂自产的有五个营,这些七十五毫米的山炮加起来总数就是十八个营,也差不多再两百门左右,这山炮里面缴获的数量相当多,接近四个营六十门的样子。

同时还有三个营的六十毫米速射炮,缴获而来的五十七毫米山炮也是集中起来编练了两个营。

至于大口径的一百零五毫米的榴炮团则不再调整范围内,现在独立榴炮团已经辖三个105毫米榴炮营,一个105毫米加农炮营。总数高达48门火炮。

这些火炮中,则是分别配属给各师,而且也不是相同的编制,而是采取了驮马制和挽马制两种编制,驮马制则是编入两个山炮营,一个野炮营,机动能力要快速一些,适合山地作战。而挽马制则是编入一个山炮营,两个野炮营,机动要差一些,适合平原以及道路交通较好的地区作战。除了部队适应性的缘故外,国民军的野炮数量和山炮数量差不多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因为国民军的野炮数量有限,而且还缺乏自造能力,和以往一样采取两野炮营配一个山炮营的模式就造成了国民军的众多主力部队野炮营缺编,第六师、第五师这几支部队的野炮数量一直都是缺编的。

相对于野炮,国民军要补充山炮则是要容易的多,福州兵工厂的七十五毫米山炮已经开始量产,月产数量虽然只有十几门,但是半年下来已经为国民军提供了五个营的山炮大量的补充国民军的火炮损失。另外国民军击败其他军阀部队后,除了北洋军大量装备野炮外,其他军阀大多数都是装备的山炮,这山炮也较容易通过缴获补充。

简单说分为挽马制和驮马制是作战需求也是现实条件的制约。

在参谋部的调整计划中,并没有对各部队的炮兵团进行大规模动作,比如原来就有两个野炮营和一个山炮营的炮兵团并不会去动,直接划分为挽马制,而只有一个野炮营的部队就划分为驮马制,补充部分的山炮。比如第一师原先就装备的德造的野炮和山炮,这一次调整就把原来补充的其他型号的火炮调走,调来德造山炮,重新打造一个完整的德造炮兵团,又如第五师,原来只有一个日造野炮营,一个国产的山炮营,以及少数其他山炮,这次调整的话就直接补充部分的山炮,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一个野炮营,两个山炮营的山地炮兵团。

另外各混成旅不编入野炮,其所属的炮兵营统一为山炮营,编入七十五毫米山炮或者五十七毫米山炮等。

根据这一调整计划,参谋将国民军警卫师、第一师、第二师、第三师、第四师、第九师划分为挽马制,师属炮兵团配属两个七十五毫米野炮营,一个七十五毫米山炮营。其中第一师为德械炮兵团,警卫师、第二师、第三师、第四师都是日械炮兵团,第九师则是美械炮兵团。

剩余的第五师、第六师、第七师、第八师、第十一师都是驮马制,师属炮兵团配属一个七十五毫米野炮营,两个七十五毫米山炮营。其中第八师和第十一师由于是新组建的部队,所以其炮兵团为统一的美械炮兵团,其他的第五师是用了日造野炮营,再配了两个福州自产的山炮营,第六师、第七师则是美械野炮营再配上了福州产或者缴获的两个山炮营。

第十师则是个特殊例子,没有装备野炮,暂时只装备了三个营的60毫米速射山炮,日后也是要慢慢给它换成标准的挽马制编制,也就是一个七十五野炮营和两个七十五山炮营,至于那六十毫米速射炮那是用来应急的东西,不能长久装备。

其他的五个混成旅也都是各配属一个山炮营,第一混成旅、第二混成旅、第二混成旅都是配属的七十五毫米山炮,里头有新有旧。正在组建当中的第四混成旅和第五混成旅则是准备用缴获的五十七毫米山炮营。

如此一番调整后,国民军的各部队对野炮的编制需求就大大下降,而对山炮的需求则是大大增加,现有的数量根本就无法满足国民军各部队的需求,好几支部队的山炮营还是个空架子,等着装备。不过福州兵工厂的山炮产量也已经慢慢上来来,一个月不说多,十几门还是有的,过上几个月时间也就能够把部队所缺的山炮给配齐了。

如果按照计划对国民军所有的部队完成调整的话,那么国民军将会拥有六个挽马制野战师,六个驮马制野战师,五个驮马制混成旅,一共有十八个野炮营,二十三个山炮营。

展望这个计划是美好的,不过也存在了一些具体地方问题,比如第十师的炮兵团要换装的话,估计要等很久很久,毕竟其他部队也都等着装备呢,倒是一些细节上的调整很容易完成,而且也不会影响到部队的战斗力。

趁着皖赣战事结束后,北洋军也在调整兵力部署,双方都处于一个休整状态的情况下,陈敬云除了指示参谋部对各师炮兵团进行细微调整,并划分挽马制和驮马制这两种编制外,同时也正式对国民军军级指挥机构作出了重大调整。

国民军的军级指挥机构自从设立以来就是问题多多,非但没有提高作战的指挥效率,甚至造成了国民军的指挥机构臃肿,导致部队指挥不通畅等问题。皖赣战事中陈敬云已经尝试对指挥的方式作出调整,效果还是很不错的,一场皖赣战事打下来没有遇到什么障碍。如此情况下,陈敬云也就打算的把军级指挥机构彻底调整过来,免的夜长梦多,时间越来越久导致越来越僵硬也就越来越难调整。

四个军级指挥机构不变,人事不变,但是调整他们所管辖的部队以及负责的防区。

首先是第一军,辖驻扎上海的第一师、驻扎南京的第二师、驻扎杭州的第四师、驻扎镇江的第七师,一共四个师。沈纲还是军长,第一军指挥部里的各种机构也不会进行其他的变动,简单说就是把原来第二军的第二师和第七师第划分到第一军来。第一军将负责苏南战线

第二军的指挥部则调往皖南地区,辖驻扎皖南的第六师、第九师、第五混成旅,军长还是马成,军部其他机构人事不变。第二军负责皖南战线。

第三军还是待在广东,辖驻扎广州的第三师,粤北的第一混成旅。军长还是林肇民,负责的还是广东战线,变化不大。

第四军指挥部则从福州调往江西,辖驻扎江西的第十师、驻扎宜春的第二混成旅,驻扎南昌的第三混成旅、驻扎九江的第四混成旅。军长还是林成坤,除了所辖的部队有所变化和驻地发生变化外,其他的军指挥部都没变化,人还是那些人。

陈敬云的这一番调动没给人升官,也没给人撤职,再给那些大将们的军令也是明显说,这是对军级指挥机构的一次调整,不会涉及到人事方面。而这四个军基本上都是各自负责一个战线了,随着国民军的地盘越来越大,出现这样情况是必然的,至于部队忠心和控制问题,那就要靠其他手段了,总不能一直把部队都握在手里不放权。

除了这四个军外,司令部还有几支直属部队,警卫师、第五师、第八师、第十一师这几支部队都是。现在国民军的总司令部已经准备搬迁的南京,同时由于拿下了江西后,福建本省已经没有外部威胁,内部的镇压或者剿匪事宜完全可以交给地方守备队,而不用浪费主力部队驻扎在福建了。

所以陈敬云这次来南京的时候,也就把警卫师给带了过来,然后已经编练成军的第八师也从陆路上向浙江进军,只在福州留下一个还没编练成军的第十一师。

这从国民军现在的军事布局来看,明显是把北洋当成了主要要敌人,在皖南和苏南地区都部署了重兵,这长江以南的苏南和皖南地区已经集中了国民军八个师又一个旅加一个独立炮团,总兵力已经超过十万人。相对而言,江西不过是一师三旅,兵力不过两万余,广东也不过才一师一旅,加起来才一万多人,这明显是没把桂军的威胁放在眼里。哪怕是等第十一师训练完毕成军后,如果广东和江西没有发生什么变数,那么也应该会调往苏南或者皖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