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燕太子丹

第二百十四章 东周公的算盘

"这个主意倒是不错,不过何人可为统帅?"姬丹问道。

其实这里的主将谁不知道大军应该统一指挥?之前没有立主帅,就是因为不知道该立谁,而且立谁都不好。大军对阵,如果主帅稍有偏私,其他的军队就会倒霉,要是情况严重,说不定全军覆没。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这里的主将才会有意回避这个问题,直到如今付出沉重的代价。

众人沉默一阵,还是东周公说道:"这里以燕王地位最为尊崇,也以燕军战斗力最强,以臣愚见,不如就以燕王为统帅。"

众将不说话,李宽说道:"臣愿听从燕王号令!"

姬丹看了一眼景阳、芒卯、公孙婴等人,叹了口气说道:"孤年幼学浅,恐怕众将不服。"

"哎,"李宽不以为然,说道:"大王之才智天下少有人能及,就连赵国的廉颇老将军对大王都赞不绝口,大王何须过谦?"

此时一直沉默寡言的楚国主将景阳说道:"是啊,今日一战,大王以两万骑兵硬扛秦军十数万大军,臣等不如也!臣愿意以楚军听命于大王!"

"为共御秦军,外臣公孙婴也愿听命!"

"外臣芒卯也愿听命!"

至此,众将尽皆表态,同意以姬丹为主帅。姬丹没有立刻答应,而是用目光扫过众将,沉默片刻,说道:"诸公既然奉孤为统帅,可愿服从孤的将令?"

众将站起身来,齐声说道:"臣等服从大王将令!"

"好!"姬丹一拍桌子,说道:"即如此,孤便暂领统帅一职。"接着,姬丹看了众人一眼,目光中透着威厉,看得芒卯、景阳等人打了一个激灵。姬丹继续说道:"孤治军甚严,诸公勿犯孤将令。不管是谁,若是犯了将令,孤决不轻饶。"说到这里,姬丹顿了顿,加重语气继续道:"军令如山,若是孤犯了将令,便是在座诸公,孤也不会轻易放过!"

"臣等决不犯大王将令!"

"嗯,"姬丹点点头,说道:"洛阳既是富饶的经济重镇,又是整个中原的战略要地,只有攻取了洛阳,韩魏等地才有一定的保障。众将听令!"

"在!"

"明日大军拔营,兵围洛阳!"

"是!"

“时辰不早了,诸公早日歇息去吧。”说着,姬丹站起身来,离开了这里。

经过今日一战,虽然合纵国联军损失惨重,远远超过秦军,但是毕竟最终以击败秦军收场。现在秦军回洛阳休整,必定士气低落,合纵国联军正好趁此进军。

洛阳位于洛水之北,水之北谓之“阳”,故名洛阳。洛阳又称雒陽、雒邑、京洛和洛城,因其境內有伊、洛兩水,所以也称伊洛。洛阳地处中原,境内山川纵横,西依秦岭,过函谷关便是陕西的关中平原;东临嵩岳,北靠太行山又有黄河之险,南望伏牛山,有“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之说。

现在洛阳在秦国手中,如果能攻取洛阳,并用重兵把守,秦军想要进攻中原就没那么容易了。不攻下洛阳,休想前进一步。

从来到这个时代,姬丹一直认定秦国为自己的主要争霸对手,现在遏制秦国的绝佳时机就在眼前,岂能白白错过?

只有遏制住了秦军的扩张,中原的诸侯国才能安定,燕国才能没有长远的隐患,也才能为姬丹争取到发展壮大的机会。否则,秦军今天进攻这里,明天进攻那里,姬丹就是救火都来不及,就别说发展自己了。

姬丹走的时候,东周公送了出来,挽留姬丹留宿宫中,不过姬丹自然不会留下来,而是回了自己的军营。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东周公对姬丹非常热情,但是谁也不知道到底会发生什么,还是在自己的军营最安全。

到了军营,姬男前来求见,手中带了一把颇似弓的东西。

“大王,这就是您要找到秦弩!”

“哦,拿来我看!”

姬丹从姬男手中接过秦弩,仔细观看。这秦弩设计得果然精妙,其中有好几个部件是精铁打造,而且有的地方不是现在的一般工艺能够造出来的,需要由能工巧匠用手工慢慢磨出来,怪不得造价昂贵。

姬丹穿越来的时代造东西有机床,有模具,但是这个时代却什么都没有,一切全靠人的双手,生产力自然低下。

“此物留着,到时候交给大学士刘烨、叶华等人,让他们好好研究研究,说不定有大用。”姬丹吩咐道。

“是!”

第二天,按照姬丹的将令,大军拔营紧闭洛阳。大军出发之前,姬丹派人向各个军营宣读自己的军纪。虽然这些军队只是暂时归他管,但是姬丹也不敢掉以轻心,只能当作他们永远都是燕国的士兵一样对待,否则大军战败,全功尽弃。

大军各处,有人手持文书,宣读起来:

“燕王军令,大小将士不得违令:

临阵退缩者,斩;

泄露军机者,斩;

无辜扰民者,斩;

投敌者,灭族;

私斗者,不论曲直,尽皆斩首;

……

这些对燕国士兵来说习以为常、理所当然的条款,落在各国将士耳中,却如惊雷一般,将士们听了一个个脸色苍白,心里发毛。宣令官接着读下去:

“大军论功行赏,绝无偏私。

斩一敌首,记一功,同时赏银二两;斩首多者另行加赏,战无功者,伐半月军饷……”

胡萝卜加大棒,永远不变的真理!

这里军纪尚未申明完毕,干疤已经受命,领了五千精骑率先越过东面山林,进入洛阳地区,为大军扫平进军的障碍。本以为秦军会在路上设下重兵埋伏,谁知干疤的大军并没有遇到大规模抵抗,只是有一些斥候,见到干疤的大军便飞一般的逃跑了。

越过东面山林,干疤没有继续前进,而是在这里立阵待命,同时命人报告给姬丹。姬丹接到命令,正好军纪也宣读完了,立即命令李宽的赵军跟了进去。

等赵国的兵马来到洛阳城外,扎下营寨,站住了脚跟,姬丹才敢派楚国的大军进入,而干疤则继续负责警戒。

姬丹算是看出来了,这些诸侯国的兵马中,也就赵国的兵马战斗力最强。这倒不是说赵国的士卒就一定勇猛,主要还是主将的问题。所谓强将手下无弱兵,反之亦然。

等赵、楚两国的兵马扎营完毕,接着才是魏国的大军,然后才是姬丹亲领大军兵逼洛阳,而最后则轮到韩国的大军。

韩国算是这里的东道主,粮草主要靠韩国接济运输,所以被安排在最后,其营寨也最靠近几个出口。

东周公的那几千士卒没有再前来助阵,被姬丹安排与韩军一起负责后勤工作。这里地理上离得最近的就是东周公的封地了,不过东周公的经济实力无法维持近三十万大军的开支,粮草最主要的还是从韩国和魏国运过来。

虽然东周公的兵马没有来,但是东周公却亲自来了,还带来了特殊的礼物。姬丹的大军刚刚扎营完毕,士卒来报东周公在营外求见,姬丹急忙将其请进来。

进入姬丹的帐内,东周公凑上来说道:"大王,臣知道大王的将士打仗非常辛苦,特地送来好酒五十坛,羊三百匹,还请笑纳。"

"嗯,东周公用心了。"姬丹神态平静地说道:"这些羊孤收下了,只是军中不能饮酒,那五十坛酒还请东周公带回去。"

姬丹脸上却没有任何表示,其实心中还是起了提防之心。礼下于人,必有所求,就是不知道东周公求的是什么。

接着,东周公谄媚地笑着,凑近一步,说道:"这次臣还带来了一件特殊的礼物,专门孝敬大王。"接着,东周公朝帐外喊一声:"带进来!"

帐外进来三名侍卫,来到姬丹面前站定。姬丹不明就里,问道:"怎么回事?"

东周公神秘地一笑,说道:"大王请看!"

最前面的那名侍卫将头盔去掉,露出一头秀发,原来是个女的。姬丹凝神一看,果然是个美女。

"这•••"姬丹看着东周公,问道。

东周公嘿嘿一笑,说道:"这是臣花千金购得的美女歌姬,能歌善舞,还请大王笑纳!"

姬丹突然剑眉一竖,喝道:"大胆!"

东周公吃了一惊,笑容凝固在脸上,愣愣地看着姬丹,一时不知道如何是好。

姬丹冷冷地看了东周公一眼,说道:"孤念你是帝室之胄,以礼相待。没想到你竟敢将女人带入我营中,究竟是何居心?"

"呃•••快,快出去!"东周公见姬丹发怒,急忙吩咐侍卫将那名歌姬带了出去。接着,东周公扑通一声跪下,说道:"臣不知大王军法,还请大王宽恕!"

过了一会儿,姬丹神色稍微缓和下来,说道:"起来吧!念你也是一片孝心,此事就此算了,下不为例。"

"谢大王。"

姬丹继续问道:"东周公送羊送酒,花费不少,不知有什么需要孤效劳的?"

“没有,没有!”东周公摇摇头,犹豫了一阵,又点点头,鼓起勇气说道:"臣有一事相求,若是说错了,还望大王不要见怪。"

"何事?"

"等大王攻下洛阳,能否将此地赐予臣?"东周公抬头看了姬丹一眼,见姬丹没有说话,便继续解释道:"洛阳一直是我周王室管辖之地,只是被秦国武力霸占。若是被我联军攻占,理应物归原主。"

"胡闹!"姬丹呵斥一声,说道:"洛阳正对着秦国的门户函谷关,极难防守,交给你也守不住。何况这是各国出力共同奋战的结果,最后究竟如何,便是孤也不能自专,还要看各诸侯国的意思。"

东周公像只受惊的小鹿,连连叩头,说道:"是,是臣痴心妄想了。"

沉默片刻,姬丹问道:“东周公,周王室的领地本来就狭小,为何当初要将这里分成东周、西周两块?”

“唉,大王有所不知!”

说到这里,东周公不再说下去,朝左右看了看。姬丹明白他的意思,朝左右挥挥手,左右便退了下去。

等左右退下,东周公继续说道:“大王有所不知,我祖周郝王并不想这样做,都是被逼的。”

“被逼的?”

“嗯,都是被韩王和魏王逼的。韩王和魏王怕周王室所占的地方大,不好控制,便故意将这里分成东、西两块,以削弱周王室的实力。”接着,东周公开始呜咽起来,说道:“大王姓姬,臣也姓姬。当初燕国的祖先召公奭与臣的祖先武王乃是同姓族人,辅佐武王灭商有功,受封与燕地,才有了燕国。如今,大王的燕国尚存,而周王室却已经消亡,还望大王看在与臣同宗的份上,助臣一臂之力。”

看着他这样,姬丹眼中露出一丝同情之色,上前将他扶起,说道:"东周公不必如此。你所说的事情倒不是完全没有可能,如果韩、魏等国肯共同出兵守卫洛阳,把这片地的作为你的食邑也不是不可以。"

东周公一听大喜道:"全凭大王做主。"

"此事再议,你下去吧。"

"是!"

看着东周公离去的背景,姬丹叹息一声,若有所思。照理说天下都是周王室的天下,所有土地都是属于周王室的。没想到到了这个时候,这些周王室的遗老遗少反倒要靠仰人鼻息才能过活了。

不过想要姬丹为东周公出头,那是不可能的。燕国不过是诸侯国中的一员,论实力连韩国都不如,若是为了帮助东周公而得罪韩国、魏国两大强国,成为死敌,日后万一不如意的时候,被他们落井下石,岂不是要遭殃?

姬丹行事有的时候是显得有些妇人之仁,但是那不过是同情心的表现,而不是无能的表现。像这种关系到一国之国运的事情,姬丹岂敢让同情心泛滥,埋下祸根?姬丹不是慈善家,治国也不需要慈善家。对于姬丹来说,相对于其他事情,保护燕国的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为了燕国的利益,有的时候甚至会变得非常残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