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1917

第九百四十章 借道的后果很可怕

“纪尧姆-尼古拉耶维奇,抛开意识形态不说,这个年岁是主义满天飞的时代,政治角力场上没有永远的敌人或者朋友,谁支持我们,谁就是我们的朋友,谁反对我们,谁就是我们的敌人,我没那个功夫教化顽固的人或者势力,我给您说的都是实话,白卫军政权现在存在的意义,就是替伏尔加联邦牵制住苏俄布尔什维克,而联军和伏尔加联邦将成为你们双方之间的调停人和上帝之手,既不鞥让苏俄消灭你们,也不能让你们把苏俄逼急了给撵回德奥同盟国的怀抱里去!”

王庚算是直截了当的把联军和伏尔加联邦的立场说了出来,虽然这个立场原本就在高尔察克和黑斯廷斯的猜想之中,不过当着面被中国王这么一说,白卫军的代表、全俄最高执政官高尔察克的副手纪尧姆-尼古拉耶维奇-黑斯廷斯还是受到了巨大的打击,这厮颓然捂着头坐倒在了沙发里,手里的雪茄烟不知不觉都掉了下来,地上可是铺着波斯米亚细羊毛地毯,心疼得一边的联邦总理佩佩俩亚耶夫忙不得的起身把雪茄烟头捡进了茶几上水晶烟灰缸里头。

“总司令阁下,您的话太让人失望了,我们付出了乌拉尔山脉以东的所有土地,我们付出了乌法大平原,现在我们甚至愿意把喀山和鞑靼州都给你们,却换不来你们对我们的真正的支持,这太打击人了!这样的话,我们白卫军还有什么出路?还怎么能打赢苏俄?怎么夺回被布尔什维克们占据的家园和土地?”黑斯廷斯喃喃的道。

“我们中国人有句话,叫做识时务者为俊杰,有些人注定要为了国家和民族而牺牲而献身,有些人则会忍辱负重的生存下来,为国家和民族做更大更深远的贡献,前者或许会成为人人传诵的英雄,而后者可能短期内会背上妥协和背叛的骂名,但十年后二十年后再看,历史和人民将作出公正的评价!黑斯廷斯阁下,你想做前者还是后者?”中国王盯着黑斯廷斯的眼睛问道。

“我当不了英雄,可也不打算当叛徒,若事不可为,我就是去当个老师教书育人总可以图个温饱……”黑斯廷斯言不由衷的回答。

“拉倒吧,纪尧姆-尼古拉耶维奇,总司令阁下的话还不能让你清醒过来么?白卫军如果不能和协约国东线联军保持一致的步调,除了被苏俄红军消灭不会有别的出路,高尔察克阁下转不过弯来,你这个智囊怎么也会看不清楚呢?”佩佩利亚耶夫在一边不满的嘀咕道。

“瓦西里-尼古拉耶维奇,你们无非是想把我们当傀儡和木偶一样操纵,高尔察克阁下不会甘于当傀儡的!”黑斯廷斯涨红着脸冲佩佩吼道。

“他不当就不当,让他当英雄去,总要有人牺牲,黑斯廷斯阁下,你的选择是什么?出路我已经指给你了,白卫军如果不能和协约国联军保持一致的步调,除了被消灭不会有其他出路,我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经历兜圈子,不怕告诉你,投入乌克兰战役的联军西南方面军不过动员了20万人而已,投入南方战役的联军南方面军也只动用了20万人,联军中央方面军正在组建的机械化部队多达14个集团军,如果我要插手伏尔加河左岸的局势,出动四个骑兵军外加五个待命中的中国参战军混成旅,别说消灭你们,我直接能打到莫斯科去!”

中国王说这话的时候声音已经相当冷峻,喀山白卫军这股子脓若真不听话,他不排除替对方疏通一下筋骨换一个领袖,在这片土地上,协约国美英法诸国列强都说不上话,是中国王和他的协约国东线联军一手遮天的时刻,没人会为了高尔察克和白卫军的生死,来跟中国王和他的东线联军翻脸,高尔察克和他的白卫军就是个鸡肋,惹急了别说用佩佩利亚耶夫去当这个白卫军傀儡领袖,就是虎视眈眈的邓尼金难道影响力就比高尔察克差多少了?

“总司令阁下,我不能背叛高尔察克阁下和白卫军们,我跟他们同生共死,这是我的决定!我最后问一次,协约国联军和伏尔加联邦,是否能接受我们之前提出的交换条件,喀山和鞑靼州换伏尔加河左岸的非军事缓冲区,并且在武器弹药粮食上暗自支援我们,我们不要求你们公开和莫斯科决裂,而且我们可以放弃划伏尔加河而治的要求,留待今后和平时再商定!”黑斯廷斯咬着牙站起来说道。

“好吧,看在佩佩总理的面子上,我们再帮你们最后一次,就按这个条件办,伏尔加联邦接收喀山和鞑靼州,伏尔加联邦国防军换装下来的俄式武器优先支援你们白卫军,不过请记住一点,局势时刻在变化,协约国联军随时会根据自己的战略要求作出调整,当然,我们会提前知会你们!”

1918年8月1日,14:00,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大会议室

“怎么回事,德国人居然已经把哈尔科夫给丢了?不是说进攻哈尔科夫的日本人才一个师团的兵力么?防守哈尔科夫的乌克兰人可是足足六个步兵师呢,外加一个德国主力步兵师,挡不住黄皮肤猴子兵一个师团的进攻?”苏俄中央委员会主席乌里扬诺夫拍着手里刚收到的战报嚷嚷了起来。

“主席同志,根据柏林方面我们的情报,进攻哈尔科夫的是协约国东线联军新成立的西南方面军的一部分,以日本第三军步兵第3师团为主,配属了中国团级规模的装甲部队,还有一个师的伏尔加联邦伪军,至少6个联邦炮兵营,当然,头顶上可是整一个击败了德国王牌战斗机联队的中国战斗轰炸机联队助阵!”苏俄最高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伏尔加河方面军司令斯维尔德洛夫在一旁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