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1917

第七百六十五章(五) 代价大到不可想象

“楚瓦什和马里埃尔州加起来只有鞑靼斯坦州的一半大小,我们放弃鞑靼斯坦,那岂不是把伏尔加河右岸全给放弃了么……光凭借楚瓦什州和马里埃尔州能折腾出什么动静来,到时候万一局势不利,连个回旋的余地和后方都没了!”季米列夫叫了起来。

这楚瓦什州原属于俄罗斯帝国喀山省,位于东欧平原的东部、伏尔加河的右岸。境内从北向南为200公里,从西向东为125公里。其西部是下诺夫哥罗德州,西南部是莫尔多瓦州,南部是辛比尔斯克州,东部是喀山和鞑靼斯坦,北部是马里埃尔州。

楚瓦什共和国的地形属于平原,被众多的沟壑和干涸的河床所分割。

楚瓦什州的州府是切博克萨雷市。该市建于1469年,从莫斯科到切博克萨雷市的距离为768公里。切博克萨雷市市内有3个区,日后分别叫做是加里宁区、乌里扬诺夫区和莫斯科区。

楚瓦什州的面积虽然小,但是人口密度不小,这会儿全州加起来也有近60万的人口。当然,如果按黑斯廷斯设想的那样,要把鞑靼斯坦的老百姓西迁的话,人口密度将大大增加,事实上,在王庚前世,楚瓦什共和国2003年共有居民人口也不过1,312,700人,其中城市人口约794,800人,占60.9%,农村人口约510,200,占39.1%。

换言之,这么点地方要多养活120万喀山鞑靼斯坦迁移过来的人口勉为其难,当然,不会所有的鞑靼斯坦老百姓都会背井离乡跟着全俄临时政府西迁,因为楚瓦什人是信奉东正教的鞑靼人的后裔,而鞑靼斯坦大部分的老百姓是信仰伊斯兰教的逊尼派穆斯林。

更何况,放弃喀山这座雄伟的要塞城市和多种文化信仰集中传承的标志性城市……这代价大到几乎不可想象!

1918年7月31日12:40辛比尔斯克以西55公里高尔察克前敌指挥部

“这代价太大了……大到无法想象……更无法承受!虽然我坚持喀山政权要想办法取得伏尔加联邦一边倒的支持,可也绝不能把鞑靼斯坦和喀山城送出去,这简直是自掘坟墓……要知道我们的喀山第2集团军的主力步兵师主要就是当地鞑靼斯坦征募的兵源……把他们的家乡拱手送给伏尔加联邦这万万不行……部队的军心士气一准垮了……立马酿出兵变来都大有可能!”

高尔察克在沙俄海军时的亲密助手,喀山全俄临时政府的海军部长兼喀山第2集团军参谋长谢尔盖.尼古拉耶维奇.季米列夫海军上将一叠声的摇着头反对,他虽然力主要先解决喀山政权和伏尔加联邦之间混沌不清的关系,但绝没有想到黑斯廷斯这家伙能一竿子走的那么远,直接要把喀山政权最后一个大本营和根据地鞑靼斯坦给送出去……

“纪尧姆.尼古拉耶维奇,你这个想法太……出乎意料了……季米列夫说的对,先不说喀山第1集团军,第1集团军是顿河哥萨克骑兵部队组成,所以失去喀山和鞑靼斯坦对他们来说影响不大,克拉希尔尼科夫和他的哥萨克们做梦都想杀回顿河家乡去,可喀山第2集团军各步兵师的主力都是当地鞑靼人为主……”

“如果我们一旦宣布放弃喀山割让鞑靼斯坦给伏尔加联邦……你觉得我的喀山第2集团军还会存在么?这帮兔崽子一多半没准就直接奔佩佩利亚耶夫的麾下去参加伏尔加联邦国防军去了……都知道背靠大树好乘凉,以鞑靼人为主的喀山第2集团军的步兵师们,有什么理由会携家带口背井离乡的跟着我们往西搬到楚瓦什去?”

全俄最高执政官、喀山白卫军政权的领袖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高尔察克眉头紧锁,显然,在这位喀山临时政府的全俄最高执政官看来,放弃喀山和鞑靼斯坦也未必不行,但是喀山第2集团军一定军心大乱甚至四散而去,更何况,鞑靼斯坦的居民主体是信奉伊斯兰教的逊尼派穆斯林,要他们背井离乡搬迁到西边的楚瓦什州去?信奉东正教的楚瓦什人和信奉鞑靼穆斯林怎么相处?

“如果放弃了喀山和鞑靼斯坦,那就等于放弃了喀山第2集团军主力,鞑靼穆斯林不可能愿意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鞑靼斯坦而搬到楚瓦什去,何况就算鞑靼人愿意追随我们西迁,可楚瓦什土地面积小,人口密度大,鞑靼人西迁后哪来足够的土地安置他们?

宗教之间和民族之间怎么调和?60万楚瓦什人和120万鞑靼人为了争土地资源就能自己内讧起来!要再加上伏尔加河北岸的50万马里埃尔人搅合进来,咱啥都不用干光在内讧了!”季米列夫掰着指头一边说一边直摇头。

“马里埃尔州只有不到一半是马里人,剩下可是俄罗斯族人!”黑斯廷斯显然觉得季米列夫有点夸大其词,不过这厮心里也明白,马里埃尔州的老百姓顶多是不过河南下来趟浑水而已,可如果120万人涌进马里埃尔州的话,当地老百姓一样要跳起来抵-制和反对。

作为俄罗斯帝国喀山省的三大主体之一,马里埃尔州(俄语:Респу?0?7бликаМари?0?7йЭл;马里语:МарийЭлРеспублика)位于东欧平原东部、伏尔加河在南部边界流过,在王庚前世,这里日后是俄罗斯联邦主体之一,属伏尔加联邦管区。

在此刻这个时空的1918年,由于马里埃尔州位于伏尔加河的北岸,这客观上使得该州和伏尔加河北岸的其他州一样,较少的受到了欧战和内战战火的摧残,当地老百姓虽然生活困苦,但由于外来人口相对较少,社会政治各方面的斗争都不算太激烈。

由于苏俄红军和喀山白卫军之间屡次争夺的战场都在伏尔加河南岸的楚瓦什州和喀山一线,所以马里埃尔州基本上大多数时候都处于宣布效忠高尔察克喀山全俄临时政府的,而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