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绵绵的天气最是令人烦躁,好似云彩在轻声哭泣一般,雨水滴落在地面,溅起一朵朵水花,看在感伤人的眼中,不免引来几声轻叹。不过,宋师城似乎并没有受到影响,大战的阴影已经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远去,街道之上又恢复了以前那种人来人往的热闹景象。
只是清风漫雨的坡山之上却是异常沉闷,行人往来下居然没有丝毫杂乱之音,偶尔有些声音也是低声呜咽之声。坡山这个本以石头和泥土堆积而成的小丘,若是放在往年,下雨的时候断然是没人到此的。因为此处山体不牢,一经雨水浸泡便有塌方,本是危险之地,不过,在英雄冢建到此处后,岳少安便命人将整个坡山整修过了。坡山并不是很大,因此,在周围置放一些山石,移植一些树木花草便可防止塌方,工程量并不是很大,在前不久已然完成。
行走在白石砌成的阶梯上,岳少安面色肃穆不发一言,这一次祭奠活动是岳少安亲自组织着,除了巡防的士兵外,其他人都可以自愿参加,如此,在岳少安身后,不单百官随行,而且还有许多士兵和百姓,人群排成了一条长龙不知延伸几许,登高瞭望都看不到尽头。
现在距离当初大战之时已经半年有余,半年多来,岳少安一直都想前来祭奠一下他们,只是公务繁忙,大理那边又不得他抽身,故而才未能如愿。这一次,对攻去大理的计划,基本已经定下。之后的每一步都要慢慢去走了,一时也急不来,他终于可以抽身来祭奠一番了。
岳少安当先而行,身后卓岩、文成方、张横、牛仁、曹子桓、朱重一……等文臣武将分四列排开,齐齐朝着峰上而去。
那一块有山石砌成的巨大墓碑上面写着三个并不好看的大字“英雄冢”。三个字是岳少安亲手所书,这一次他特意让朱重一给他做了一支硬笔,故而虽与书法沾不上边,但已然正常了许多。
岳少安来到石碑前面,抬手让身旁的侍从将雨伞拿开,结过已经点好的香烛亲自插了上去,又跪下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在身后的文武官员随即跟着跪了下去,如此一来,下跪的人就好比被风吹过的稻草一般,一波波地跪了下来。一时间哭声响起,几里之外都能听的清楚,悲凉的情绪随之蔓延而去,热闹的宋师城恍似被下了禁令一般,顷刻间便沉默了下来……
祭奠完毕后,岳少安额前的泥印犹在,并不拭去,就如此返回了宋师府,一路之上,他所经之处,无论是百姓还是士兵们都由衷地行礼。有的士兵甚至感动的热泪盈眶,他们从来没有听说过,普通士兵战士,如皇帝般的主子会亲自行大礼。这让他们感到十分的荣耀,虽然岳少安只是沉默着从他们身旁行过,但此刻额头上的泥印却比洋洋洒洒几万言的豪言壮语更能服人。由此,宋师城因大战埋下的阴霾之气,从这一刻起,已经完全地消失了……
事后文臣们为岳少安歌功颂德,大肆抒写各类诗词文章。待到这些文章传到岳少安耳朵里后,他却很是不高兴,将文臣们招集了起来,告诉他们不许在给自己写这类挂高帽的东西,真正该歌颂的是那些士兵和宋师城被围困时帮忙守城的百姓们,他们才是宋师城的根本。
虽然岳少安此举有些人认为帝师这是在故作谦虚,依旧抒写着,不过,更多的人却觉得岳少安是真诚的,尤其是士兵们和百姓们,对他更是信服的厉害。待到一篇篇本来该歌颂“帝师”的文章改为了歌颂士兵英武和百姓忠勇之时,他们更是觉得给这样的主子卖命,即便战事,也算是值得。
其实,百姓和士兵们的要求并不多,他们那时守城很多人也是为了自己,因为现在的宋师城已经不是当初刚刚建立之时的宋师城了。许多士兵都已经在这里按了家,而且很多新兵都是直接从城中招募的,所以,保城就是保家。但是,如果将他们自这种保家的情绪升华一下,那么便是忠君了,当然,这个君绝对不是杭州城中那个身披龙袍的皇帝,而是住在宋师府中的宋师——岳少安。
在这件事时候,卓岩更是调集了监察司的各处秘密人员,大肆的宣扬此事,而且那些秘密人员更是发挥自己的强项,将岳少安传的神乎其神,几乎成一个爱家、爱民、爱兵、高尚、重情重义、仁慈,对坏人却决不手软……总之这样的人似乎只有天上应该有,人间绝对难见着的那种完美类型……
岳少安对此事自然是知晓的,他其实并不是一个喜欢弄虚作假,鼓动人心的人。但是,现在他身份已经不同,身在其位,有的时候,该用的手段还是要用的。当然,去祭奠战死的士兵,却是出自他真情实意的,至于后续的手段,岳少安也没有吩咐,但卓岩已经成长成了一个将相之才,自然自己该怎么将事情办圆满。
由此之后,宋师城的人心才算是凝聚到了一起。而卓岩也明白,岳少安如此凝聚军心民心,看来对大理用兵之事,已经迫在眉睫了。
此事没过多久,便向各个方面传了出去。首先是大宋的皇帝,他得知消息后,许久无言,那被疾病纠缠的身体到现在已经瘦成了皮包骨头,只是那双眼睛还透着睿智的神色。
当夜,他便将万寒生招进了宫中,两人密谈到半夜,万寒生这才离去,此后,大宋的各路兵马全部做了调动,在宋师城以南的广南西路兵马全部掉回,紧贴在了宋师城北边方向,就连一直驻守在特磨道,以防大理的兵马也抽调而走,只留下了一个行政官员和一干衙役来治理着当地。
皇帝从这里已经看出了一些端倪,岳少安打算用兵了,不过,岳少安具体对谁用兵,他还猜不透。所以,他不会贸然招惹岳少安,却也不得不防,至于宋师城以南的地方,那里本来就与大理的最宁府紧挨着,防的便是大理。但是,不管岳少安对谁用兵,大宋也没有必要在守着这一块地皮了。
这里是宋师城的后方,当初皇帝之所以没有动用这里的兵力,一来,自己手上已经集结了十几万大军,在他看来,对付岳少安一个小小的宋师城已经足够了。二来,他还要防备大理突发奇兵前来营救岳少安。可是现在,已经没有必要了。
岳少安若是对大宋开战,那么他最有可能的便是先攻去广南西路这一块,以绝后患,若是自己主动撤军的话,那么,防备大理的便该是岳少安自己了,到时候,光是这一块空虚之地,便可留住他至少三万大军,这对自己是有利的。
而岳少安如果对大理用兵,那么这里便更有必要让开道路,好让岳少安出兵了。至于到时候大理和岳少安谁胜谁败,那么对自己来说,都可以做到坐收渔翁之利。
至于北边的杨凡,皇帝现在还不想动他,因为动他便会伤及自己的根本,从而使得该得利的时候自己却无力为之。但是,不动他的话,只要将宋师城这一块肉刺拔掉,或者将大理版图收拢,到时候杨凡便是真有反意也不敢反了。
皇帝相信,只要自己还活着,杨凡就不敢动,也不敢反,他只能借着抵御金兵的借口来固守汴梁。而皇帝虽然身体虚弱,但是他相信自己还是能活几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