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宜笑满怀疑虑的送走了宋珞嫣,不是她不想再打听详细点了,只是宋珞嫣除了暗示肃王登基可能性比较大之外,其他都是守口如瓶——宋宜笑现在跟她关系说远不远,说亲密无间又算不上,斟酌了一回,到底没有撕破脸逼问,唤了宋轩过来,说了些家常话之后,宋珞嫣也就告辞了。
她离开后,宋宜笑把宋轩送回住处,命人请了简虚白回后院,同他讲了方才姐妹两个的谈话:“也真是巧了!你才说想选肃王的,我那族妹话里话外透露出来的意思,却也是看好肃王,只是缘故她却没讲。”
这么说的时候,宋宜笑又想到,如果端木老夫人确实如苏少歌所言,是非常重视简虚白的话,那么老夫人会不会因为料到简虚白的选择,倒向肃王呢?
“倘若庶人陆鹤浩当真是外祖母派人救走的,而且外祖母又支持肃王的话,那么外祖母之所以救走陆鹤浩,只怕未必是为了支持陆鹤浩夺位,而是另有打算。”简虚白显然也想到了这点,沉吟片刻之后,说道,“若是如此的话,我倒有些担心外祖母了……”
宋宜笑明白他话里的意思,是怕端木老夫人为了给燕侯府铺路,搭上自己。
因为肃王现在具备登基的实力,但不具备登基的名份——他是显嘉帝亲自过继出去的——虽然说实力强大到一定程度之后,可以轻易的碾压名份,但肃王的支持者如果有这样的力量的话,也不需要蛰伏至今了!
倘若端木老夫人能够为肃王解决这个麻烦,功劳可想而知!
而享受这份功劳的,多半就是燕侯府了。
想到这儿,宋宜笑心情不免有些沉重:“但望不要是这样才好,否则叫咱们怎么能够安心领受?其实肃王登基之后,最得重用的肯定是苏家,咱们即使有五妹妹这层关系,然而终究是隔了一层的。”
言外之意,即使端木老夫人立下天大的功劳,燕侯府横竖是越不过苏家去的,又何必太卖力呢?
其实这也是宋宜笑一直在太子与肃王之间徘徊不定的缘故,这两位之所以有问鼎帝位的优势,靠的都是他们的外家。
一个凤州卫,一个青州苏。
这也就意味着,无论谁成为新君,首先沾光的,都肯定是他们的外家,然后才能轮到其他人家——燕侯府是肯定拿不到第一的!
哪怕卫皇后与娘家的关系,没有苏太后跟娘家那么亲近,但这并不意味着,她变成卫太后之后,会不偏心娘家。
这无关她与娘家的感情,而是出于利弊的考虑:太子年纪比肃王还小,再聪慧再懂事,指望一个还没束发的孩子治理好偌大国家,摆平朝堂上下盘根错节的关系,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如果是太子登基的话,不是生母卫银绚垂帘听政,就是弄几个顾命大臣出来联合主政。
在太子长到足够撑起这个国家之前,他只是个摆设。
那么不管是太后垂帘还是大臣顾命,为
了不让年幼的太子一直做摆设下去,朝堂制衡是非常重要的。
否则谁能保证太子成长到可以亲政时,能够顺利亲政?
卫家与皇后母子有血缘,这是天然的盟友。
所以届时卫皇后必定会加恩娘家,以巩固母子两个的地位,也是借助卫家的力量,制衡朝堂诸臣——其实历朝历代,凡幼主临朝,太后的娘家势力往往都会急剧膨胀,若赶着英主之时,小皇帝长大之后,少不得要与外家做过一场;
如若是昏庸之君,那么不喜外戚专权的臣子们,只能盼望新主登基,或者是太后挂掉,这样一个外戚才可能衰落了。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其实说到底还不是因为主少国疑,做太后的没安全感,是以要拉拢助力?
这年头正经人家的女子,一辈子能见到的男子,除了娘家人,也就是夫家人。
而幼主登基,小皇帝自己不懂,其生母哪能不担心,宗室之中名高力壮者,会欺凌孤儿寡母,图谋篡位?
所以当做太后的想要找靠山时,除了娘家还能找谁?
一个两个太后也许会因为感情对娘家死心塌地,宁可委屈儿子,也要供着娘家,但总不可能所有幼主临朝的太后,都心甘情愿的帮着娘家挖儿子墙角吧?
频频出现这种情况,岂是太后们的娘家太会给女儿洗脑,还不是利害关系造成的!
因此不管卫皇后现在的许诺有多么动听多么诚恳,一旦太子坐上那个位置,除非皇后忽然变蠢,否则她都会这么做。
换了宋宜笑,也是同样的选择。
这也就意味着,即使燕侯府选择了太子,往后行功论赏时,也别想越过卫家。
换了肃王,同样要屈居苏家之下——真是想想就让人不甘心!
宋宜笑有时候都会怨恨端化帝为什么就不能安份点、大度点、宽容点?
否则燕侯府做什么还要再趟夺位这种混水?
然而事已至此,再气恨端化帝也无济于事了。
宋宜笑思索了一阵,又担心,“肃王与五妹妹虽然是两情相悦,但若肃王登基的话,五妹妹……她这两年若没有太大的长进,那心性可不是适合皇宫里的!”
简虚白叹道:“这件事情等肃王登基成功了再考虑吧!他们到底是少年夫妻,肃王瞧着也不是无情无义之人,总不至于对五妹妹太过绝情——我已经命人前往辽州向爹请教种种疑惑,说来也真是不巧,偏偏爹现在不在帝都!”
“诸事不顺啊!”宋宜笑也叹息,“这两天朝中怎么样?陛下跟顾相可有什么举动?”
端化帝除了那天接到襄王遇刺的消息后,在卫皇后的建议下立刻召开朝会外,倒没什么动作了——主要是因为顾韶的要求。
顾韶之所以做这个要求,名义上是说:“襄王遇刺之事极大,为防肃王寻机不肯返回帝都,臣已命人在举国宣扬此事,如今上下皆是一片惶恐,
若陛下在此时有什么举措,恐怕反而易被人所趁!”
实际上是顾韶被端化帝之前的作死给吓着了,生怕这回好容易布下来的局,临了临了,端化帝又来个卖队友——因此根本不求端化帝跟他有什么配合,只求这位皇帝千万别在眼节骨上添乱就好!
所以这段时间皇帝虽然有点无所事事,顾韶自己却是很忙的,他是越忙心越累。
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这三位单论身份,哪怕他是显嘉帝专门留下来的顾命大臣,也不可能说视而不见的。
关键是这三位并不仅仅只有身份,都是要手段有手段,要人手有人手的——苏卫两家的实力自不必说,即使是娘家已经只剩一个裘漱霞的太皇太后,瞧着像是没有明面上的人手了,但从大睿定鼎之前就是贵妇,到现在则是太皇太后,太皇太后就是信誓旦旦说自己手底下没什么可用之人,顾韶会信吗?
偏偏从这三位近日的举动来看,没有一个对端化帝抱着善意的。
顾韶如今时间紧,像太皇太后跟苏太后这种明显不太可能劝过来的人,他也懒得浪费精力了。
只去找了卫皇后:“太子乃陛下嫡长子,聪慧非常,将来迟早会负起大睿河山重任,还望娘娘善加教导,使太子能够成为如先帝那样的明君!”
这话的意思,等于是许诺卫皇后,他会看好了皇帝,不让皇帝易储的。
那么卫皇后也可以让娘家安份下来,别再偷偷摸摸的做那些有的没的事情,而是帮着端化帝稳固帝位是正经啊!
——能名媒正娶,何必私下里勾勾搭搭呢不是?
卫皇后非常客气的谢了顾韶的好意,然后表示自己一定会好好教导太子,让他做个尊师重教的好储君的!
言下之意:就算太子提前登基,总少不了你这个老师的好处,所以你也松松手,别再钻牛角尖的替现在这个皇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嘛!
这话等于是委婉承认,皇后有让太子现在就取代端化帝的心思,甚至想用太子跟顾韶之间的师徒关系,拉拢顾韶倒戈——顾韶听得心头一沉,倒不是觉得自己建议皇帝把卫皇后放出来,本意是为了替皇帝稳固帝位,未想倒是助长了皇后的野心,而是知道卫皇后为人谨慎,如果不是有相当的把握,此刻即使没把自己劝说的话听进去,必然也是跟自己虚与委蛇,而不是反过来试图策反自己!
卫皇后这么做,恐怕是笃定没有自己的帮忙,甚至即使有自己帮着端化帝,她也有把握为太子谋得帝位!
“皇后与卫家的自信从何而来?!”顾韶最终满怀忧虑的告退出未央宫,他觉得自己需要再看一遍这些日子收集到的消息,毕竟卫皇后能够解除软禁是他的进谏,他能建议端化帝借助卫家之力,岂会不防着卫家黄雀在后吗?
这点卫皇后未必料不到,却依然信心十足,顾韶觉得,可能有什么出乎自己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了!
(本章完)